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972篇
科学研究   227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新创技术发掘和把握对策入手 ,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中所能依据的一些科学规律 ,并通过对技术创新把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剖析 ,探索企业把握技术创新中所表现出的艺术性 ,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对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杨丽娟  陈凡 《科学学研究》2005,23(4):449-454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不同性质的理性活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但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科技进步法》却将两者混同加以规范,这种混同立法方式很难有效地调整、促进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科技法的最基本问题,如科学与技术、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区别入手,深入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本质,指出科学与技术不应混同立法,并通过分析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时代特点,指出正是技术价值理性的缺失引起技术理性危机,需要相关法律进行引导和控制,标志着以鼓励和保护科技发展角色的混同立法模式的时代终结。最后,对我国科技立法的重新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政府控股机构,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资金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与风险投资的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994.
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飞燕  常立农 《科技与管理》2003,5(6):116-118,121
指出传统的技术创新评价的不足,说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并在阐述实现技术创新生态效益标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5.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挑战,我们需要正视国内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背后关键科学问题的复杂性,深刻认识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战略必要性。科技创新体系化呈现出整体性、结构性和有机关联性要求,需要技术体系化和组织体系化的持续推进与互动,有效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时,应通过超前部署"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科技战略布局,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新需求、新技术和新架构,改变孤立、被动的应急模式,通过加强知识突破与商用生态的全面联接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效能、活力和韧性。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推动传统的科技外交向"新型创新外交"转型,将体系化的创新势能战略性落地释放,真正有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分析2016—2017年高校专利转化的情况和方式,得出高校专利作价出资创办企业以成为目前高校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并阐述高校以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创办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利作价出资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实践经历为例,为高校做好专利作价出资创办企业提供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7.
在重构相似评价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有线》杂志的国际技术创新中心评价指标对上海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与国外城市之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研究人员与技术创造能力方面,而在于技术的市场实现环境,即技术的转化方面。因此,上海要创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城市,技术本身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促使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环境更为重要。从市场实现的客观需要出发,不仅要对科研人员进行产权激励,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激励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8.
产业技术轨道与集群创新动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刘东 《科学学研究》2007,25(5):858-863
 从集群微观层面关联企业的依存状态和分工架构入手,探析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得路径与产业升级的可行方式,从而推演出构建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在此基础上,探讨搭建三种相应产业技术轨道技术扩散平台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研发机构逐渐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崭露头角。本文基于巴斯德象限理论模型,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所为例,研究了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模式,剖析其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协同机制以及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建设规律,探索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路径,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提供新思路。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提出其共建的启示,以期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效应,带动江苏省域及其它省份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存在着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企业研发能力强、民营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弱等非均衡性和相对封闭性的缺陷。从而导致陕西科技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陕西应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的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