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2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教育   12768篇
科学研究   7487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818篇
综合类   908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88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809篇
  2012年   2020篇
  2011年   2049篇
  2010年   1391篇
  2009年   1103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505篇
  2006年   1469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构建图书馆整体网络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维护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必要性,然后从夯实网络安全维护的基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探索维护图书馆整体网络安全的途径,并对维护图书馆整体网络安全的主要防范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2.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信用成为一切的基础,信息化成为时代的特征。信息采集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繁琐的巨大工程。个人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在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从信息内容配置、信息技术配置、信息人员配置三个方面,通过企业信息主管(CIO)的主观感知来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经过对170多家企业的实际测试,表明该感知测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进行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74.
本文探讨了“耗散结构理论”进而探讨了运用这个理论阐释科技编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5.
企业知识管理能够加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知识服务中。在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进行划分和界定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企业在知识管理实现上所存在的有关知识的语义表达、新知识的发现,及隐性知识的交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瓶颈,论述了基于网格技术的知识网格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而分析了网格技术在企业的知识发现、知识组织与存储,以及知识服务的管理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论文分析了网格技术的特点及其意义,论述了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知识管理的新发展--知识网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淑云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5-237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兴起的新型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产生了知识网格。知识网格相对于传统知识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越性,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网格将逐步完善,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  相似文献   
78.
浅谈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图书馆网络系统建设从规划到施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及需要考虑的若干网络技术,并介绍了我校图书馆据此进行的网络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79.
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原理》和《科学技术研究业经济学原理》两书的新观点进行归类述评,包括作者提出的科技发展因果性规律、科技纵向发展规律、科技结构演化规律、科技活动效益变化规律四个方面。最后就该论著的基本特点与总体价值上从创新性、系统性、量化性、实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山西经济政策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山西高校科技开发必要性与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意义,并阐述了建立保障体系的条件、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