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音乐教育目的论也就是用音乐教育的目的或实施音乐教育的原因解释音乐教育为什么的阐释方式。音乐教育目的有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之分,前者体现为社会功利,后者体现为音乐审美。音乐教育实践总是期望二者能够统一,然而,音乐的本质却导致二者最终的对立。音乐教育目的论的探析也就是如何从二者中做出选择的思考。  相似文献   
42.
陈云的经济管理思想包括他特有的经济管理哲学观、经济管理目的论和经济管理方法论。这三个方面各有所用又相辅相成,构成了陈云经济管理思想的特殊理论内涵和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人类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扬弃以往的道德学说形成了具有全新理论特色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形态上看,它是道义论和功利论的统一、目的论与工具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导,在它的指导下形成了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44.
功能翻译理论自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提出以来,经过费米尔、曼塔利和诺德等几代人的研究与发展已自成体系,并在翻译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将功能翻译理论与法律英语相结合,重在目的论,以功能理论代表人物的思想为框架,根据其理论重点,选取较为典型的翻译文本进行针对性的实例研究和分析,探讨以功能翻译理论指导法律英语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结合电影名称的功能特点,分析了其翻译目的和原则,总结了中国电影名称日译的方法,并探讨了其翻译方法多样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运用献资料法,对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各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当今世界体育教学主导思想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传统实体化的目的论很难脱离神学的窠臼,康德把自然目的论变成了一条具有调节性作用的思维原则。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大自然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这条原则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相似文献   
48.
教育技艺是教育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在古典的教育世界中,柏拉图从自然目的论的角度审视了教育技艺。就教师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关系而言,教育技艺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教师自然生命的实践方式和公开显现。就学生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关系而言,教育技艺的目的在于治疗学生灵魂的疾病,促进灵魂的完善。如同专门的技艺不同于赚钱的技艺,教育的技艺也不是赚钱的技艺,否认这一点,教师就会变成出售自己技艺的智术师。对于现代人来说,重温柏拉图基于自然目的论的教育技艺观,有助于我们反思和改进当下的教育技艺,恢复教育技艺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49.
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涉及到七个参与者,这就对于研究翻译主体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文章通过论证指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相似文献   
50.
Teleology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intuitive cognitive bias and as a major type of student conception. There is controversy regarding whether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s are a central obstacle to, are legitimate in, or are even supportive of science learning. However, interaction in science classroom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with regard to teleology.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s emerge in science classroom interactions about evolution and how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dress emerging teleology.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drawing from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systems theory, suggesting that this framework may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of social practices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because it enable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We investigated seven secondary school units about evolution and present data from four grade-12 classes in Germany, a country with very few creationists, to contrast two ways in which teleology is addressed. In the first type, the teachers combine intentional and need-based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s with aspects of scientific theories in an ambiguous way. Contrastingly, in the second type, the teachers construct a duality between correct mechanistic and incorrect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s by discrediting preceding scientific theories. In the discussion, we argue that the presented sociological approach can also be valuable in other science education contexts, such as creationism,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socio-scientific issues, because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volves tacit communication, such as a tacit epistemology, which are essential grounds for the student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