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633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69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3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左拉的代表作<娜娜>,从文本、作者、读者三个角度,来具体阐析左拉的"真"的极为丰富的内涵.左拉的"真"既有对社会客观真相的描摹,又有对人类内在本真的探寻,前者从各个角度展示出世态炎凉,后者则触及隐秘的人类灵魂深处,由此而管窥人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周作人主编或主持的代表不同时期编辑思想的标志性刊物《语丝》和《骆驼草》入手,将周作人放在不同的阐释视野来探察其编辑行为与文学创作的联系,探讨编辑出版行为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创作风格对刊物风格的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3.
本文就<世说新语>中"忧""勃""至""故作"句读和"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沈剑知等认为惑溺3刘注"忧爱"之"忧"当作"抚",笔者不同意,笔者认为"忧"有"爱"义.关于文学53条"勃",方一新认为义为"言辞精彩纷呈",本文举例证成其观点.有学者认为简傲4条"故作"应属下连续,笔者认为当从余嘉锡等属上,并认为此系"文中自注"或刘注阑入正文所致.有学者认为德行47条"思至"为动补结构,笔者认为不对,"至"作为修饰性词语,一般置于形容词之后,而非名词之后.关于方正58条"兵",笔者认为系詈语,并从历史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4.
《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对它的解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重要的一面即是方法.本文认为用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解读《论语》,即用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更能维护古典文本中孔子思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山海经》英译为例,结合文本和副文本从译者态度、文本选择和翻译技巧三个方面分析比勒尔的翻译思想。研究发现,比勒尔采取注释式的厚重翻译技巧,体现了再现原文的翻译思想,即译者通过对神祗名称等专有名词的逐一翻译、对英语词汇而不是拉丁语词汇的选用和同词同译的翻译技巧以及丰富的序跋、插图等副文本向译入语读者再现了一幅幅中国古代先民奇异经历的画卷。  相似文献   
56.
从对二十世纪以来《海上花列传》研究的论著与相关论文的梳理与归纳可知,学界对《海上花列传》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深层化,同时也有许多空间有待我们去开拓。  相似文献   
57.
《中州集》是一部由金代大诗人、文学批评家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总集。总集中对所收作家"每人各为小传,详具始末"。这些小传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记载了字号、籍贯、科第仕历、生平事迹、趣闻轶事,而且还记录了许多名句佳篇、诗文著作及诗词评论等。宋人许彦周在《彦周诗话》中对"诗话"的概括是:"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如果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州集》作家小传确实具有诗话性质。  相似文献   
58.
查慎行的仕宦诗,记录了诗人十年间的仕宦人生历程,抒发了诗人对宦海风波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对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进行了艺术的纪实性的描述;艺术上笔法老辣,含蓄蕴藉,意境高远,语言精炼而贴切生动,是清诗研究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9.
《李育善散文集》是商洛作家李育善于2006年4月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到一个散文作家的成长过程。李育善散文的最大特征是记录日常生活,体悟平常感情;他的散文具有文学精神家常化、文学情感大众化、文学语言日常化等创作特征。在文学大众化倾向已成为消费时代文学主要特征的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张扬散文的文学精神,建构诗意存在的家园是散文作者以及我们广大读者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60.
对<颜氏家训>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其偏正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