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纵观中外文学史笔者发现,深蕴于古代文明怀抱之中的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中国,小说的创作起源于市井文化却在现实的基础上完成着想象的夸张。古希腊神话也是希腊人带有橄榄枝色彩的瑰美想象。故而,想象是一切文学作品开始的清泉,一切作品如果插上想象的翅膀都会在欣然中翩飞。  相似文献   
42.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繁多,造型优美,纹饰精细,铭文苍劲古朴,铸造精巧。它不仅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古铜器中也出类拔萃。它折射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人们传递着古代文明信恩。这就是古代中国青铜器深深吸引着众多中外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3.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44.
解扬守信     
大秋 《课外阅读》2006,(5):34-35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古代文明中,“信”占有很重大的意义,与“忠”、“孝”、“节”、“义”并提。对于“信”的坚守,有时就体现了人格的高下,受人敬仰抑或遭人唾弃。《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这个著名的故事就表现了“信”的力量。宋人使(派)乐(yuè,姓)婴齐(宋臣)告急(楚军伐宋)于晋。晋侯(晋景公)欲救之。伯宗(晋臣)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即便)鞭之长,不及马腹。’天(上天)方(正,刚刚)授(佑助)楚,未可与争。虽(即使)晋之强(强大),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包容)污(污秽),山薮(深渊)藏疾(毒害),瑾瑜(美玉)匿瑕。…  相似文献   
45.
斯基泰(Scythia)见于希罗多德《历史》及其他古典作家的著述中;萨迦(Saka)见于公元前6~5世纪古波斯铭文;塞种在公元前2世纪已为汉文明所知,较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斯基泰、萨迦、塞种都是古代诸文明中心对欧亚草原一带游牧民族的称谓。受考古学、语言学等的启发,学者们提出了广义斯基泰、广义塞种的概念。即斯基泰、萨迦、塞种泛指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作为泛指,他们具有相同的内涵:自雅利安人解体分散以来,欧亚草原存在过一个大的可以一体观之的人种群——虽然他们是分裂的。  相似文献   
46.
神话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后窗。透过它,今人与古人的精神得以相遇,从而闪现“碰撞的火花”。同时,神话更以无可替代的形式孕育着想象力这一重要的科学品质。儿童天生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47.
王凤 《教师》2016,(6):48
想让学生重视历史,认真学习历史,教师就要对学生学习进行全程跟踪,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有人说,现在流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学,教师看着就行了。其实不然,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新集中学开展学讲计划、实行学生自主学习以来,我感觉教师的压力更大,需要顾全的地方更多。以下是我在历史课堂实践中得出的一点感悟:一、整理专题,系统学习历史的各章节内容并不是彼此孤  相似文献   
48.
吴再丰 《知识窗》2007,(9):44-45
海底发现雕刻品 1987年7月初希腊报纸刊登了一条令古代文明的寻觅者兴奋不已的特大新闻: “罗得岛的太阳神赫利俄斯巨像的左手握拳的雕刻品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49.
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关键性步伐。汉字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字之一,一直沿用至今。它基本上仍是象形文字,却不仅承载着五千多年的中华古代文明,还继续承载着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50.
<正>[背景再现]一次区级教研活动要求我开一节课,课题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本框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由于本框题有"灿烂"二字,我以前上课总喜欢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