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把造就美国民主制度的原因归结为三个:地理环境、法制、民情。地理环境和民情偶可被看作偶然原因,法制可被看作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之前,英国社会阶层主要是土地责族阶层和农民阶层,又被称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两个阶层之间界限森严,而且这种等级制被认为合乎自然之理。不过,18世纪之后,随着工商业的兴起,英国开始出现垂直的或者说阶层性的社会流动,一个以工商业为获利手段的阶层开始渐渐形成,它像楔子一样插在传统的上层与下层之间,被讥为"中间阶层"(middle class,常被译为"中产阶级")。它主要分布于城市。法语和德语分别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这本书也因此备受关注。《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的名著,原著出版于1856年,中文译本在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冯棠译、桂玉芳和张芝联校。  相似文献   
14.
曹钦 《世界文化》2014,(4):27-29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2012年底王岐山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前,托克维尔这个名字恐怕还是相当陌生的。不过,许多年轻人或许并没有这种感觉。早在中学时代,他们就在思想政治课本上认识这个法国人了。在那里,托克维尔是作为“个人主义”的批判者被介绍的。但最令他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对法国大革命和民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托克维尔对现实中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当时美国的民情即美国的公民精神做了独到的分析。他所探讨的公民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有所契合,因此他笔下的公民精神,依然对我国的公民教育及诸多改革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鸿钧 《出版参考》2005,(11):55-56
一百五十多年前,法国哲人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时就注意到,美国的强盛主要得益于地利、法治和民情。正如托氏所料,美国后来变得日益强盛,不仅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成为了世界的超级大国。时至今日,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谋求霸主地位,而且还在法律上试图领导世界的新潮流。有人说,在这个法律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法律发展的总体潮流是,“世界跟着西方走,  相似文献   
17.
托克维尔认为宪政必须以宗教为前提。但从西方立宪史看,那些对宪政确立有奠基之功的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等人对基督教并不看好。这样便产生了一个悖论:宗教如果对宪政至为重要,那么公认的支持宪政的思想家为何轻视宗教?合理的解释是:宪政并不存在宗教之维,怀疑论才是宪政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对于为什么会发生法国大革命这一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考量分析.“托克维尔之问”给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动员、制度不断转型的现实中国以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保守主义思想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解读托克维尔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进而探寻托克维尔与保守主义思想的关系,通过分析托克维尔的政治、历史思想以求更好地理解、把握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托克维尔“多数的暴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根据报对选民在民主政治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多数的暴政”理论,本主要从选民“多数”,选民在选举中的作用,选民对当选政治精英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数的暴政”,提出“多数的暴政”不是政治领域中多数对少数的专政,而是社会层面多数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