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06篇
科学研究   124篇
各国文化   103篇
体育   637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文中几个男性的人物分析,看出品钦对男性的形象和地位进行了弱化。奥狄芭作为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其对生活主动积极的态度则与男性角色的表现形成了较大反差,反应了品钦对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期盼。最后,奥狄芭与文中几位男性角色交往的不顺及最后追寻结果的未知,得到了对品钦性别观的最终认识。品钦认为只有男女双方都主动付出爱,处于平等的位置,才能和谐相处,才能抵挡住异化。  相似文献   
122.
在美国,人们开始对朴实的乡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且可能成为未来“农业文明”的动力之一一提起“乡间艺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摩西奶奶的风景画、巴拿马服饰和印第安人的风标。而正在美国时兴的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庄稼绘画等乡间艺术,已被誉为返朴归真又面向未来的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23.
好运 《收藏》2006,(4):131-132
2005年是我国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为了争抢艺术品市场这块“蛋糕”,一批拍卖行杀入了这一领域,使得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24.
2006年5月8日下午2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聚集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的拍卖现场。率先亮相的是170号拍品——吴冠中的《绍兴东湖》。这件估价200万港元的油画作品,尺寸仅约45.5×61厘米,然而马上成为众藏家追逐的对象,竞价阶梯不断攀升,最终成交价锁定404万港元。在随后的拍卖中,吴冠中1963年创作的《桃花》以448.8万港元成交;1989年创作的《协和广场》,拍前估价200~250万港元,最终的成交价却达482.4万港元……该专场共推出9件吴冠中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创作的精品,结果均以高价拍出。  相似文献   
125.
韦力 《收藏》2006,(4):133-137
天津立达古籍秋拍 本场拍卖于2005年11月29日在天津市友谊宾馆举行,是天津立达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的首场大拍,也是国内自1993年开始进行古籍拍卖以来天津举行的第二场古籍拍卖(天津国拍曾在1998年秋举办过一场古籍大拍)。  相似文献   
126.
《上海集邮》2006,(7):43-44
苏黎世亚洲是美国Matthew Bennett International的亚洲子公司,拍卖中国、香港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中高档邮品,从而闻名于华邮收藏界,本次拍卖历时12.5小时,成交额突破2000万港元。  相似文献   
127.
即使凛冽的寒冬时节,中国油画市场却不断升温。在去年11月4日的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上。老一代画家陈衍宁“文革”时期的著名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人民币的惊人高价成交,创出国内油画新的拍卖纪录。11月6日。北京保利秋拍油画专场传来消息,徐悲鸿70年前为抗战募捐创作的《珍妮小姐的肖像》拍出2000万元。不到两天,中国油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8.
陌北 《收藏》2006,(4):138-140
2005年国内艺术品投资热带来的拍卖市场的进一步火爆。从各大拍卖行可观的成交额和拍卖会的动作情况及发展态势可以看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向超级拍卖会融合。  相似文献   
129.
王春元 《收藏》2006,(12):158-158
2006年的秋季艺术品拍卖已结束了第一轮角逐。香港和北京的拍卖成交结果显示,近现代书画市场继续冷却,成交率仍在50%以下艰维挣扎。与之相反,“皇家”一门独盛,在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拍中,明清御用瓷器、珐琅、雕漆顽强守住高价,万其震惊藏界的是苏富比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中,16尊明代永乐,宜德年间宫廷御制的藏传佛像,总成交额达3亿港元。  相似文献   
130.
2006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精彩纷呈,波澜不惊。所谓精彩纷呈,是说精品力作屡创新高,备受追捧,以名家名作为主导的艺术品拍卖成为公众关注的商业文化现象;所谓波澜不惊,是说艺术品拍卖市场既没有沿着前期的火热而爆棚,也未因近期的回落而崩盘,而是在调整在夯实基础,挤出泡沫,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态势,理性而直接地指出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确培育和发展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思路,对于艺术品市场管理的科学化,经营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