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鲁迅与翻译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翻译家。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过程中,鲁迅把翻译介绍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注重促进社会的改造及促进国民的革命觉醒,坚持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学及创造民族新文学,努力促进思想革命、宣扬真理。鲁迅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特地为少年儿童翻译介绍了一批外国文学作品,在培养青年翻译队伍上也竭虑殚精。  相似文献   
112.
新式学堂的建立,实行分专业分课程的教学方式,科学文化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新式知识分子的知识谱系得以形成,为新文学的创作及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建构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按照出版社规定的体例,此卷收录1976年至2000年间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与文学相关的重要文件和原始材料. 一 20多年时间,在文学史上可能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周期,但对于中国这个文学大国而言,这20世纪最后的时刻却显得格外富有历史意味.  相似文献   
114.
新文学发生时期,由于某种历史的偶然机缘,浙江文人得以建构起强大的以浙江地域为维系根据的人际网络,这种人际网络在当时又恰好掌控了中国新文学的话语权,从而为以后“浙江潮”成为蔚为大观之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5.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个值得研究者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作家的文化角色丛问题,我们发现,这些作家们不但能写出震古烁今的文学作品,而且还身体力行参与文学阵地的  相似文献   
116.
坐落于青岛市南区观海二路49号的一处幽静的院落,是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旧居。1926年7月,王统照举家迁来青岛定居,托人买了观海山坡一亩多地,盖了十几间平房。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走出房门,可以眺望整个胶州湾和大半个市区。为了观海,王统照特意在书房外修建了一座小平台,并命名为"观海  相似文献   
117.
周帅 《全国新书目》2010,(19):71-71
眉睫今年7月出版了他所编的《许君远文存》大陆简体字版。很早之前就听闻此书在台湾出版,今日得见,当然是幸事。言归正传,眉睫以《读书与怀人:许君远文存》为名,作为该书的主旨,是极为切题的。许君远其人之声名早已湮没不传,眉睫的工作,其意义不同凡响。几年前我在  相似文献   
118.
我们的大学中文系以1917年作为“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并使“现代文学”成为一门与“近代文学”老死不相往来的“独立学科”。等于以制度的方式将一种本来无法断开的绵延之物一分为二了。1917年之前和之后的新文学并没有发生这种断裂,毋宁说是新文学史和学科划分制度本身制造了这种断裂。  相似文献   
119.
由于赵树理的创作过于追求革命功利性——立志做文坛文学家,夺取封建文化阵地,与五四新文学相比,其作品又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0.
五四时期,启蒙文化甚嚣尘上,文学启蒙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于副刊在不断的发展中对文艺的重视,再加上其迅速快捷的传播方式又优于期刊等其他传播媒介,就作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