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学者曾指出庄子的"无用之用"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庄子>外杂篇为庄子后学之作,应该说,庄子真正提到的只是"偷活苟全之大幸"这种类型的"无用之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是"籍外论之"的"寓言",欣赏以"无用"求苟活只是它的表层含义,其背后的"意"乃是要求个我去除形限之私,获得广阔的心灵天地.在话语层面,庄子"无用之用"话题所谈论到的价值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在其揭示的"意"上,庄子以"无用之用"话语传达出来的"道"乃指一种心灵境界,与老子的"无用之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育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论述的方法也各有特色。而在这众多的论述中,丹尼尔·科顿姆先生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无疑是别树一帜的。单是  相似文献   
13.
原声     
上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技术,而是为了见识那些人:那些导师,那些同学,那样的生活方式。当然,如果你已经拥有,或者大学已经丧失这些,则另当别论。大学之大,非技术之用,乃无用之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执行院长干国祥回应"多数人没必要上大学"的言论。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但同时也有主流之下的暗流。《书事》正是这样一篇有关暗流的散文。在那样一个普遍视知识为无用的年代,仍然有许多人渴望读书,热爱知识。而这样的文章我们其实也接触过很多。然而接下来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人能够逆时代主流,坚持读书学习呢?一般而言,这  相似文献   
15.
《庄子》美学,向来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逍遥游》文本出发,围绕庄子之“有用”与“无用”的讨论,浅析《庄子》“无用之大用”的超功利美学精神。探讨《庄子》“无用”何以成其“大用”。  相似文献   
16.
"六级了!六级了!熊猫六级了!它分身了!人族部队被打了回去!熊猫再一次的翻盘成功!"魔兽争霸中,总有这样的英雄,在抵达六级后可以利用其终极技能扭转乾坤,改变局势。这些英雄中,有的可以变身出强大的战斗力(熊猫、恶魔猎手),也有的将对手的部队化为己有(炼金术师、黑暗游侠),更有甚者,其终极技能的片杀能力可以秒杀一切(白虎)。但也有的英雄,当他抵达了六级后,我们只能是无奈的笑笑,然后升级其他技能……因为:他的六级技能简直太废了!!!  相似文献   
17.
无为和坐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但虚我以待、无欲无求的无为与精神上自由翱翔的坐忘看似矛盾。本文先从各自基本含义入手,抓住二者归因的相似点,通过对真人、无用之用等的剖析,解决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和"画中兰亭"。此画真迹于清初曾遭火焚,断为两段。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前半卷《剩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半卷《无用师卷》,两者分别为"镇馆之宝",300多年  相似文献   
19.
名画闹"双胞",亦是常事;但最著名的莫过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两卷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其中一卷题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通称《无用师卷》。另一卷"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受外语语言的"工具性"的冲击及"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被"边缘化"的现象,从英美文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之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方法,重点是以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凸显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