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喵呜 《当代学生》2015,(Z1):102-103
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水平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逐渐有了剩余。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偶然发现:发酵的谷物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于是,先人开始探索酿酒的方法。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我国人民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当时,陶鬶、陶罍、陶壶等成为普遍使用的酒器。酒精有麻醉致幻的作用,是古人眼中的最佳“通神工具”。所谓“礼以酒成”,祭祀、社交时常常要以酒助礼。因此,酒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礼器之一。时光流逝,酒的起源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只  相似文献   
32.
《收藏》2012,(7):13
故宫国宝原形;600克纯银镀厚金、天然翡翠、绿松石、紫光檀挖掘几近失传的技艺;繁复、精湛的木雕工艺;经过上百道工序,由天资德精心打造。金瓶金币宝如意财源滚滚金瓶溢平安生财金是福布施善财金满地"生财如意瓶"造型精美、大气,令人叹为观止。共有20条金龙在吉祥云纹中飞舞戏珠,尽显尊贵祥瑞之气;12对24个金环四周环绕,金光闪闪,暗喻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等吉祥文化;瓶开口呈特大元宝造型,装满雕有招财进宝字样的金钱,仿佛金钱源源不断地生长出来;金钱之上镶嵌金如意一枚,金如意上镶嵌珍贵宝石绿松石,并以两条金链通过翡翠如意头吊于紫光檀支架中央,彰显华美贵气、富贵财德之风范;紫光檀支架精雕皇家经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湖北竹山县绿松石资源情况及开发优势条件,提出了绿松石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4.
桑给巴哈·石头堡:鲜美海鲜细细品,悠悠闲逸看潮汐是否已经厌倦了日常光顾的馆子呢?走进餐厅、坐下点餐,环顾四周,一样的座椅整齐摆开,难免无趣!对于追求刺激感的食客们而言,或许是时候来石头堡体验一把了!海洋风情十足的石头堡餐厅,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美丽的桑给巴哈岛上。素有"丁香世界"之美誉的桑给巴哈是全球最香的岛屿,同时也因其绿松石般晶莹的海水,以及白水晶般剔透的沙滩,被誉为东非最美岛屿之一。石头堡餐厅正坐落于这碧海蓝天之间。餐厅建在海水中央突起的一块巨大礁石上,食客们需要游泳过去。  相似文献   
35.
李挺 《收藏》2012,(9):148-149
展品名称: 银鎏金珐琅彩绿松石珍珠镶嵌两针音乐座钟27×15×12厘米 展品提供: 法国精-艺术公司 展品介绍:对于送钟,当今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贬意的讹传,这是不了解史实的愚昧谬误。其实,从1601年西洋钟被作为最珍贵的礼品由意大利传教士贡入中国皇宫起,自万历以来的明清诸帝都非常喜欢洋人或大臣向他们进贡各式各样的精美钟表...  相似文献   
36.
李媛  赵超 《收藏》2015,(5):140-143
1996年1月,西藏著名历史学家恰白·次旦平措、诺章·乌坚、平措次仁等先生用藏文撰写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一书汉文版正式出版。一部全书长达千余页,近百万字,内容时间跨度数千年,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医学、天文历算、科技等多方面的辉煌巨著能以“松石宝串”命名,足见绿松石在藏族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和独特地位,也真实地...  相似文献   
37.
最香的岛 不远万里来到桑给巴尔,理由多多。这里因为广种丁香,被誉为世界上最香的岛;因为绿松石色的海水和银白色的沙滩,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海岛之一;美国的《旅游》杂志评价这里为东非三大必到目的地之一;中国明朝郑和船队曾来过这里;这里的石头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桑给巴尔位于东非,印度洋上,  相似文献   
38.
天珠     
走在拉萨街头,你能看到很多戴着天珠的人,如果你去了阿里的普兰,恰巧又赶上一个盛大的节日,那你会看到许多人的头饰上、服饰上不仅缀满天珠和绿松石,还会有大块大块的老蜜蜡。好看极了,过瘾极了,当然也贵重极了。藏族人戴天珠是有讲究的,别的不说,仅佩戴形式上就有男女之别。男的是将天珠横着戴在脖子上,女的则将它竖着戴。内地人不讲究这些,大多是怎么好看怎么戴。我有个朋友来西藏,他是到了拉萨  相似文献   
39.
赵峰 《收藏》2009,(7):92-93
带钩是古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服饰用具。铜带钩的使用从西周晚期开始,人们把它固定在革带的一端,勾住革带的另一端的孔或环眼,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  相似文献   
40.
梦斋主人 《收藏界》2010,(9):108-109
因缘际遇 文物界素有"重器"一说,所谓"重"并非实指重量,而是泛指那些特别珍贵而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名品,如著名的毛公鼎、明成化斗彩"天"字罐、商代镶嵌绿松石象牙杯等。我也曾经有过那么一次遇到"重器"的难得机会,只可惜当时不懂,最终亦不能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