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藏书的历史收藏、保存、传播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藏书形成了文化,好书的力量,功在千秋,得"藏"而万古流芳。中国藏书中尤以公藏、私藏的历史最为辉煌。中国藏书发展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藏书文化主要是官吏藏书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初,伴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中国兴起了创建图书馆的热潮。清末民初,从中央到各省以至机关团体、大学都建立了图书馆,这是在古代藏书楼的基础上引进欧美管理方式而创建的,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是教育救国的一种尝试。当然,在贫穷、落后、战乱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图书馆事业步履维艰,为此,李大钊、韦棣华等先驱者做了不少改革的努力,并曾给这一事业带来了生机。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它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也为后人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办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在古代藏书楼是否应被视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阶段问题上,国内图书馆学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吴晞先生在其近著<从藏书楼到图书馆>(以下简称<从>书)一书中,再次提出了"中国图书馆西来说",认为"中国的图书馆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图书馆的历史是从接受西方的图书馆思想及管理方法之后才开始的."笔者认为,之所以在此问题上出现不同见解,实质上是应如何认识图书馆事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自身社会职能的历史演变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同<从>书中论及的有关观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4.
常熟赵氏为文献世家,藏书楼有园林之胜,藏书多为常熟藏书家递藏。  相似文献   
65.
图书馆的产生是文字、文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文化现象;通过阐述文明古国图书馆起源的证据,重点介绍中国藏书楼四大系统,即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书院藏书系统及其特点;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出现是近现代图书馆兴盛的重要标志,当代图书馆的复合化、特色化是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66.
藏书楼作为我国古代供藏书与阅览的机构,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图书馆的出现,一般认为藏书楼的称谓就此被取代,藏书楼及其文化逐渐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民国时期藏书楼称谓仍然存在于时人的日记、文章及著作中,即使其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加之私人藏书楼的保存与开放,其称谓并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新式建筑中仍然沿用藏书楼称谓,新式图书馆中也依然建有藏书楼,其文化是一直得到延续的。藏书楼的称谓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也代表了时代的变迁及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刘承幹兴办嘉业堂藏书楼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藏书刻书的特色和他本人的藏书思想,对嘉业堂的历史地位和刘承斡为传承祖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做了较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嘉业堂"聚而复散"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文献学研究和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研究提供一些线索与信息.  相似文献   
68.
刘丛 《图书馆学刊》2012,(10):111-114
古代私家藏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在社会文化环境对私家藏书的影响、私家藏书的文化形式———藏书楼以及藏书楼命名、私家藏书的文化情结———藏书心态等方面。从文化视角探求私家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9.
论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燚  相廷礼 《图书馆》2012,(1):25-27
藏书楼是藏书活动的建筑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藏书楼在其命名、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独具特征,而这些特征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藏书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对现存藏书楼加以大力保护。  相似文献   
70.
徐颖 《兰台世界》2012,(4):60-61
北大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图书馆,其前身是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于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众多名人都曾在这里工作。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老师杨昌济安排下结识了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