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从孔子时代就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寺院藏书的读者群较为宽泛,书院藏书的利用率高,已具备现代图书馆的三大要素。因此,古代藏书楼与现代图书馆是一脉相承、渊源流长的。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82.
天一阁藏书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天一阁”名称的由来、格局特色,介绍了其藏书来源及其藏书特点,分析了天一阁成为我最古老的藏书楼而巍然屹立浙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孟义昭 《寻根》2014,(6):121-126
藏书世家清代南京藏书中,私家藏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藏书世家则是私家藏书的主体。清初南京藏书世家,首推江浦丁氏。丁氏藏书,可追溯至丁玺。丁玺,字伯符,明万历年间贡生,《金陵通传》称他"笃志力学,藏书万卷",开启了江浦丁家的藏书传统。丁玺之子丁明登,辞官归乡后,"筑园于乌龙潭,徜徉著书无间岁月"。至丁明登之子丁雄飞时,其家族藏书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丁氏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藏书世家。  相似文献   
84.
<正>印文"禄易书,千万值。小胥钞,良友贻。阁主人,清白吏。读曾经,学何事?愧蠹鱼,未食字。遗子孙,承此志。"此系清代著名书画家吴熙载(1799-1870)为"杨家藏书楼"所撰《海源阁藏书铭》。  相似文献   
85.
闵虹 《云南档案》2003,(1):44-45
宁波城月湖之滨的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书城”之盛誉,堪称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的主人名叫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做过湖广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陕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来又巡抚南赣汀漳诸郡,宦迹遍布半个中国,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钦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曾顶撞过权倾朝野的武定侯郭勋,因此蒙受冤狱。后在袁州知府任内,因秉公执…  相似文献   
86.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3,23(6):249-252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南州书楼”主人徐信符先生及书楼的建成,藏书的发展、特色。从该书楼的聚散,应验了我国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的名言:“私人藏书,不出三代……。”  相似文献   
87.
88.
宋代有为皇帝建阁收藏图书和档案等物品的传统与制度,对于这些皇帝殿阁的认识,学界按照今天的观念多称之为藏书楼或档案库。本文通过对宋代皇帝殿阁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从而认为宋代皇帝殿阁并非简单的藏书楼或档案库,而是整合了图书收藏、档案管理、纪念先人以及嘉奖功臣等功能的综合性纪念馆。  相似文献   
89.
<正> 一根据史料记载,我国远在夏、商时期就有了一定规模的藏书.《吕氏春秋》说:"夏之将亡,太史令佟右出其图法,执而泣之以谏桀;殷之将亡,内史向摯戴其图法,出亡之周."夏代藏书尚无实物可证,商代却有着大量的甲骨文做为最早的书籍实录.从考古发掘上看,商代甲骨文已是有意识、有顺序地加以组织和保存的国家藏书.至西周、春秋时期,官方藏书已有了较明确的组织和区分.周设立了五种史官,分别保管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图籍.还有一个保管各国盟约的专门库藏,叫做盟府.保存旧盟约的专藏称之为故府.当时的藏书还有了复本制度,重要的图籍都要制成副本收藏.这个时期藏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史无明证,但很有可能是分类收藏.因为我们可以在许多史料中看到当时丰富的学术分类和图书分类的思想,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国的左史倚相能读  相似文献   
90.
《新世纪图书馆》2014,(1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