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八极跃沧海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八极拳以其刚烈雄健、迅疾多变的独特风格享誉武林,成为绽放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八极拳源远流长。清雍正年间,河北孟村回族人氏吴钟尊天经"阴阳""无形"之理,解道家"易经"之论,采奇撷妙,创成八极拳。兹后,吴钟向其女吴荣、族孙吴钟毓、族曾孙吴溁等传授八极拳术,  相似文献   
172.
武林儒生 《精武》2007,(3):19-19
10.双撞掌有脚向前上一步成为右虚步,同时左掌向前翻臂扇掌,高与肩平,掌心向外,拇指侧向下;右掌屈臂于面前,掌心向左,食指尖向上,目视右前方(图17)。左腿支撑身体,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外展;左掌里旋屈臂上托掌,掌心向后,拇指侧向左;右掌外旋稍前按,掌心向前,手指向上,目视左掌(图18)。  相似文献   
173.
《中华武术》2007,(2):53-53
2006年12月30日,河北沧州孟村,中国八极拳之乡,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家、武术爱好者近千人会聚一堂,参加纪念杰出八极拳家吴秀峰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暨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落成典礼。来宾中包括了八极拳以及各拳种流派的民间武术家,体现了"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团结  相似文献   
174.
175.
李会宁 《精武》2006,(10):46-47
关于八极拳的渊源和名称的由来,目前国内外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台湾刘云樵先生的“巴子拳”说,这种观点至今在被很多八极拳门人沿用和肯定,致使国家武术权威人士也持此说并屡屡见诸报刊和各种综合图书。刘先生在他的《八极拳》一书中说:“八极拳是贯通古今的著名拳法,其发源地是河北省沧县东南乡,在此地俗名‘巴子拳’。中国北方,‘巴’字的发音与‘耙’字相同,而且有时会把‘巴’当作‘耙’的简体字来使用,因此,‘巴子拳’本来是‘耙子拳’的意思”。同时刘先生还引用了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上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7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