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4608篇
科学研究   506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431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7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正有时候,我想做个愚笨的人,不看、不听周围的嘈杂,随心而动,释放真实的自己。做个愚笨的人,可以让捡起别人座位下的垃圾成为一种习惯:可以和路边的孩子嬉戏打闹,没有芥蒂;可以给刚刚在超市认识的人电话号码,并请他去家里喝茶,不设防。做个愚笨的人,可以不用对人撒谎,即使没有恶意;可以面对冷漠,静静地走开,不用为了某个必需的理由把违心的话挂在嘴边。做个愚笨的人,可以在挨骂之后对骂人的人道声辛苦,愿意在公交车上替陌生人买票,可以悄俏送一个看起来有些痴呆的老人直到他安全到家。做个愚笨的人,做错事情的时候即使面对无数张取笑的面孔,也承认自  相似文献   
62.
陈抟是宋代蜀学美学草创阶段的重要人物,对蜀学以及蜀学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拉开了蜀学美学的理论架构。首先,他的美学本体论虽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但与后来的苏氏蜀学美学一样以"道"为本。其次,在道器、道技关系上,陈抟调和了它们间的对立关系,为器、技留下了生存空间,彰显出蜀学美学的包容精神。这正是蜀学美学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再次,陈抟既以"醉"为消除欲望、进入自由的工夫,又以"醉"为消除欲望、进入自由后的境界,为"醉"在苏氏蜀学美学中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李欣璐 《教学随笔》2015,(Z1):65-66
<正>风,在凛冽;雨,也在下个不停。这本是一个朦胧而清爽的雨季。细如银丝的雨划过有些阴暗的天幕,形成一道道几乎透明的划痕,沙拉沙拉的雨声听起来很是惬意,凉风微微吹着,送来阵阵清凉。模模糊糊间,匆忙的脚步溅起了一阵积水声……过了好一会儿,雨渐渐变小了,四周的柏油马路已经被雨水冲刷得好像黑曜石一般,湿润的空气令人为之一振。我急匆匆地小跑着,因为下雨的原因,在路上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中午的课程马上就要开始了,望着越来越接近时间点的分针,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一阵小跑过后,感觉有些累了,  相似文献   
64.
正教育之道,育人是瞻。育人之道,创新为先。拔尖创新人才是由有着独特的知识构造和智力结构,有着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个体构成的有机集合,其往往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创造力丰富、洞察力敏锐等特征。山东师大附中在63年的办学历程,尤其是近10年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一极,主动出击,大胆  相似文献   
65.
袁济喜 《中国德育》2014,(19):36-39
正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国学与人生智慧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上个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写过《孔子的智慧》一书,他从《论语》中读出许多人生的智慧与趣味,大家不妨看一下这本书。中国古代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西方的概念,西方的智慧重在技术与谋略,而中国的智慧重在道德精神的建设。中国人的智慧是有境界的智慧,智者是知识与科学的体系,而仁者则是人文的体系,智者与勇者只有与仁者相结合,也就是科学与人文  相似文献   
66.
“道”论是章学诚教育思想的理论立足点和归宿点.他在道器合一、官师合一、知行合一的统一中建构了教与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强调“教”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学”不是弃己从他,而是明白事物固有的道理.这就贵在知晓为学的方法.他指明了教育的源流,却没一味复古,而是要求教育要不断地开新风气,教育要有所得,有进步.  相似文献   
67.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64-66
以"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为例,从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进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过程,并将学科思维导图融入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科学素养。学生不仅认识到人体免疫的奥秘,而且还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68.
大学的发展是从精神到形体、理念到制度的"具形化"过程,它是大学变革中遭遇的一切困境的总根源。时值社会转型期,现代大学在具形化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抉择,在道与器、自由与体制、研究与育人、名与实之间寻求平衡是其回归本位、再度崛起的关节点。现代大学的新生需要大学理念的更新与调适,需要大学精神的时代化重读。在现代化境遇中,大学重振应恪守四个信念:道与器是分体的,大学的自由以"空间"形态来体现,研究过程育人是大学教育的本真面貌,大学建制的首要基准是名实统一。  相似文献   
69.
何捷 《广西教育》2014,(12):38-39
正"导入"成为议论的焦点,说明我们在思考课堂教学如何更有效、高效、吸引儿童。当下教育类刊物都刊载有谈论"导入"技法的文章,更有收集"名师导入集锦"以飨读者的书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师,其"导入"教学都在沿着"删繁就简"之路演变:借助姓名谐音谈话、播放相关视频、绕着老远的弯子后看似不经意地扯到正题、互相认识、小规模互动等热闹型导入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平等谈话、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接力诵读、直接入课这些朴素且带有鲜明语用色彩的"笨拙"手法。  相似文献   
70.
微博     
《孔雀东南飞》被删是因为这个时代不需要爱情;《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被删是因为这个时代害怕出现更多的鲁迅;《雷雨》被删是因为周朴园远胜过如今的煤老板;《过秦论》被删是因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六国论》被删是因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