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19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2):13-15
近来有太极拳爱好者给我们来信,问太极图与太极拳之间有什么关系?又问太极拳是出于道家所创还是出于民间?信中还提到了形意拳和八卦拳为什么也与太极图  相似文献   
762.
凌召 《中华武术》2001,(1):20-22
螳螂,本是昆虫。它矫健、敏捷、机警异常,四腿撑开,头仰脖竖,瞻前顾后,伺机不慌,出奇不意,身手不凡。螳螂拳模仿螳螂的形和意,吸取螳螂的“刀斧”搏击之功,意想出拳像螳螂前足那样上下翻飞,迅猛不断,干净利索,似如闪电.此拳为明末清初山东王郎所创,结合了当时较有名的十八家拳法,故有“螳螂十八凑”的说法经过数代拳师的发展形成了梅花、七星、六合、八步、太极、  相似文献   
763.
练内家拳的人,十分重视练习丹田功。丹田练成,其妙无比,强身健体,技击增功。  相似文献   
764.
765.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766.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1,(11):32-33
评价董海川。离不开他创编的八卦掌。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秀的内家拳.问世只有一百多年,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767.
动作分解:左脚向左后落步,右脚迅速向左脚后插步,同时两手握插自右向左拦刺,高与腰平,眼向左看(图20)。  相似文献   
768.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769.
胡振国  唐金柱 《武当》2001,(5):29-33
四十一、反擒坐盘下推掌。动作分解:左脚向后落步,身即向左后转,右手在左肩前搭扶左手腕不停,右脚向左脚前跳步,左脚向右腿后插步,两腿交叉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仍扶左手腕,左手掌指由右向左翻转使掌指向左,掌心向前,向前下方推去,眼看左掌(图41)。  相似文献   
770.
《中华武术》2004,(10):19-21
少北拳法中的八部短拳是六根功中主要实练部分。通过短拳落实手根、腿根、步根、身根的四根大法,使法力存于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