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1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写实影像中阐发东方式的情思感想是中国电影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形式.它会通了传统绘画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以及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的表现能力,营造了中国影片的"象外之象"、"境外之旨"和"神似"之美.  相似文献   
72.
油画在早期传入中国,并在当代中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面貌.油画界出现了多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中国油画将中国画的传统写意元素与西方油画的技法相融合,从而使中国油画流露出诗情意怀.本文主要以何多苓艺术为例研究当代中国写实油画中的写意情怀.  相似文献   
73.
戴魁的墨荷     
贠冬鸣 《采.写.编》2008,(4):F0003-F0003
戴魁以教授写意人物画为业。其写意人物不强调叙述性,在随机调控中刻意去烘托整体感觉。结构,既有偶然因素,又不失线条与笔墨的韵致。具体的人物形象,更趋于符号化。看得出,戴魁正试图将情绪表达与理性思考,予以充分糅合。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从中国画对于“笔墨”的选择与运用 ,“笔墨”与书法的关系、“笔墨”对精神的表现功能等方面探讨“笔墨”的书写性 ;认为“笔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变形态 ,“笔墨”以符合东方欣赏习惯与审美情趣的形式 ,书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精神风貌 ,形成中国画“写意”的独特面目。  相似文献   
75.
培养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现实精神和浪漫精神,写实方法和浪漫方法达到相当完美的结合。对中国画写意性的研究是写意国画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写意国画教学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76.
赵育新 《知识窗》2006,(6):28-28
在法国巴黎,除了雄伟的埃菲尔铁塔、庄严的凯旋门、壮观的圣母院、繁华的香舍丽榭大街等名胜让人流连忘返外,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分市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各个角落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雕塑了。座座雕塑宛如颗颗明珠璀璨夺目,给这座城市平添了勃勃生机和庄重典型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77.
咏物诗,实体描摹而外,须熔铸诗人思想情感;如果只是简单写生拍照,没有深刻思想内容,肯定苍白无力。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1544~1605)《论诗文》认为,咏物诗须“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这就是说,要着重表现事物的“神韵”,既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进一步的要求是,须寄情寓理,有所寄托;或情中有物,或叙中寓理。如此,方可进入刘熙载《艺概》“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之化境。  相似文献   
78.
写意花鸟画,自明清以降一直风骚画坛。特别到了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先后将大写意花鸟画,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因此,后继者要在大写意花鸟画上有所拓展,确实是难如上青天,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下大写意花鸟画坛,可以说空前繁荣。然繁荣并不代表发  相似文献   
79.
中国画是我国独有的绘画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画家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南齐谢赫的六法,元代饶自然的十二忌讳,明代顾凝远的《画引》,清代《芥子园画谱》等等。但要真正画好写意花鸟画,还要做到三注意:  相似文献   
80.
山茶花章法特点:1.以粗细不同的枝干相互穿插支撑,形成画面前景骨架;2.由浓墨枝叶和朱红色茶花组成较强的墨色对比关系,成为全画视觉重心;3.两只麻雀一左一右从高空回旋进入画面,其动势与左侧茶花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