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199篇
科学研究   46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224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8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思宇 《课外阅读》2011,(20):36-39
我的故事,从"我"字开始大家好,我是刘思宇。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大。上一次来是两年半以前,2008年的最后一天和2009年的开头两天,我来中大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我家家境并不是很好,父母两个人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块钱左右。我缠着妈妈要了2000元钱,坐上火车来到广州。因为没钱,住在一个师兄的宿舍里。高考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人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3.
对由外省以家庭形式迁移至浙江省及以家庭形式在浙江省内跨县(市)迁移的432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具有不同背景特征的农民工在工作-家庭关系各维度上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具有不同老人随迁情况、子女留守情况、受教育程度等的农民工在工作-家庭关系的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结合家庭式迁移农民工的背景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家庭关系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必然趋势。城市政府的农民工管理工作.关系农民工的权益,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政府现行的农民工管理工作,未能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理念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5.
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虽然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极大地影响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要实现有效转移,必须注重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其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农广校、农科教培训中心等农业系统内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6.
试析城市农民工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他们在社会中的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境遇来定义的,城市农民工中就存在着这样一 个底层群体。本文对这一特殊群体所处的困境及其成因和对策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7.
日前,重庆云阳县普安乡马鞍村的农民陈启良高兴地对记者说“: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泥腿杆也有了工会组织。”截至2005年底,该乡已有2010多名务工人员加入了乡农民工工会。云阳县普安乡总人口16850人,被云阳县政府列为“劳务输出基地乡”。该乡建立了乡农民工工会联合会,为2200  相似文献   
108.
马上就要开学了,可北京市海淀区一万多名农民工的孩子,却为自己假期过后到哪里上学而担心。农民工孩子上学难又一次成为今年暑期人们关注的话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项针对中国流动儿童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达9.3%,在已入学儿童中,有半数不能“及时入学”。在9个被调查的城市中,有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达46.9%。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日益凸现:一方面,总的教育资源匮乏,而如此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过度集中在少数重点及明星学校;另一方面,在大城市中,既存在斥资上亿元,上档次、豪华型的贵族学校,又存在农民工子女的窝棚小学和简易学校,二形成极大反差。对于这种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国家是应该对欠发达地区、简易学校、贫困儿童“雪中送炭”,还是应该对发达地区、重点学校、富裕儿童“锦上添花”呢?  相似文献   
110.
滕朝阳 《教育》2006,(9):15-15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有30余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因为没有达到办学标准,被有关部门一纸通知取缔了。原本在这些学校就读的1万多名农民工子女,因此面临失学之虞。此事一经媒体披露,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海淀区教育主管部门回应说,已制定妥善的分流方案以及相关公办学校校舍扩建和修缮计划,并首批拨付1300万元校舍扩建和修缮经费,相关工程已开始施工。即是说,今秋开学,这1万多名打工了弟将分流到公立学校就读,不仅“有学上”,而且还要“上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