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海 《湖南档案》2009,(3):47-48
当我伫立在一代文字大师沈从文墓前已是夕阳西斜了。  相似文献   
72.
宜宾市南广河及横江流域分布着大片岩墓,其建墓时代从宋代至明代。本文通过对其墓刻浮雕内容及其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与汉式岩墓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这些岩墓并非汉式岩墓,而是僰人岩墓。  相似文献   
73.
三、周秦汉唐帝王陵墓关中的历代都城大都是土木建筑,改朝换代或农民起义,一把火,尽成灰烬。然而在都城不远的地下,还隐藏着模仿都城或宫殿的建筑,那就是历代帝王陵墓。  相似文献   
74.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定名与艺术源流是非常引人瞩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原有的惯性思维渐被打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重又回归理性。能够确认墓主归属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向只有萧梁一朝的9处共44件,不及已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总数的一半。围绕诸多失考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时代与归属,中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订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对南朝陵墓制度乃至六朝礼制文化的认识。为了保护长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侵害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文物部门与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对暴露野外的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的是应加强石刻表面缝合线与侧部纵立状缝合线的防水措施和防止石刻表面的地衣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75.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战国末期秦国文字最完备的材料。由于已公布的资料照片、释文、注释甚至校文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在给准确地释读和深入地研究带来了障碍。本文从形近而误字、声近而误字、繁简而误字、妄隶释字、妄添字、妄删字、错误标点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校补,实现对其进行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校补目的。  相似文献   
76.
祭祀活动早在先秦时期的墓葬营建过程中就已存在,但其性质与后世专门针对某一墓主定期进行的所谓"墓祭"是不同的,它是某些古老的宗教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的一种表现.古人所言的"古不墓祭"有着相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7.
体验经济的来临时旅游业是机遇更是挑战. "体验式旅游"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趋势,景点必须对旅游体验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之能够满足游客需要、需求与期望.旅游产品的拓展必须建立在游客体验基础上,旅游者个性化与多样化特点使得SWOT分析方法无法单独适应新的形势.基于游客体验的ASEB栅格分析法并结合SWOT分析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对德州市苏禄王墓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探寻体验经济背景下可能存在的与游客体验相互矛盾和错位的因素,为其旅游产品的拓展以及提高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8.
"五色石"在中国古代通常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乃至道教法术中更常见其踪迹.该文大略梳理了道教文献中有关"五色石"之记载,并按功用将其分为几类:一、安宅解祸;二、镇墓驱邪;三、消灾祛疾;四、服食炼养.作者分析了道术中"五色石"的施用情况,并对不同场合下"五色石"的性质和属性予以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79.
甘肃高台骆驼城十六国墓葬中出土的四件墓券,文字完整,内容丰富,对研究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丧葬习俗和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四件买地券进行了校释和标点,对其中错误进行订正,补释了一些缺文,并对券文中一些内容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80.
目前出土的铜带饰仅仅出现在渭河流域的秦墓中,其时空分布与秦国的发展史相吻合。从秦与戎狄的战争、秦的数次迁都、秦墓中所见的诸多戎狄文化因素来看,在秦与周边戎狄部族长期的互相影响下,这种具有强烈戎狄风格的饰品在秦国获得了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秦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