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38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记录,记载了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过去和现在从事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历来是刑法保护的重点。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于刑法中档案犯罪的相关问题,诸如档案犯罪的外延、对象、主体以及主观心态等却存在大量的争议。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讨论,以期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日益进步,依法治档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档案犯罪行为的立法规定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3.
王军 《传媒观察》2007,(3):42-43
中国刑法的“拐卖人口”,指违背当事人意愿,通过诱骗和暴力手段,对妇女、儿童进行拐骗、绑架、收买、接收、中转、非法买卖的行为。拐卖人口不仅使受害者人身权利受到严重侵犯,也给受害者的家庭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隐息,因此,打击拐卖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政府共同打击的严重刑事犯罪行为。自然,打拐案件的新闻报道也随之成为了媒体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4.
20年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为标志,中国档案事业步入有法可依轨道。10年前,为适应当时形势,国家立法机关对档案法进行了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修改档案法以适应新时期形势变化的呼声再次响起,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档案法修改相关工作。您对此有何意见或建议可写成稿件致函本刊,本刊将设专栏选登。  相似文献   
65.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特殊防卫。对于保证公民防卫权的正确实施、防止防卫权的滥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公民正确地行使特殊防卫。本文对特殊防卫中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内涵进行细致深入地阐释。  相似文献   
66.
刑法定已经成为我国刑法的法定基本原则,其蕴涵着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平等性。“严打”作为我国的重要刑事政策,对维护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治安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法理学角度看,“严打”与罪刑法定精神相背离。  相似文献   
67.
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基本的原则,但绝对地机械地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对刑事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十分必要,而解释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科学且合理地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解释,为此有必要对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进行界分.从如何进行区分二者以及区分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入手,对主要学说进行论述探讨,以得出最恰当的区分界限.  相似文献   
68.
69.
足坛"黑哨"刑法定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我国刑法学界对足坛"黑哨"刑法定性的3种代表性意见,即无罪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说;受贿罪说。对"黑哨"进行刑法分析,认为:基于中国足协的特殊地位,由其指派的裁判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从"黑哨"的行为特征看,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由司法机关介入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充分发挥刑法的惩治、威慑作用,以便有效地治理"黑哨"现象。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对矜老怜幼原则涵义的透彻阐述,与我国现行刑法相结合,提出对于我国现行刑法的可借鉴之处.即应设置死刑的年龄上限,并分析了此举的可行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