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9301篇
科学研究   605篇
各国文化   428篇
体育   1357篇
综合类   433篇
文化理论   121篇
信息传播   34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1149篇
  2011年   1308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053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1153篇
  2006年   972篇
  2005年   930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屠珍 《航空档案》2004,(2):67-68
冷战时期,前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种对抗几乎到了白热化程度。前苏联为了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常常选择航空节和国外航展等重大时机,突然展示新型战机,故意炫耀其航空实力,以振奋本国民心,鼓舞士气。  相似文献   
162.
大象出版社     
《出版发行研究》2004,(2):46-46
  相似文献   
163.
民生新闻的提升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一个时期,在广播电视的新闻实践中,进行了不少新的探索.它们在传播理念、表达方式,节目样态和采编制作等环节上都表现出许多新意,其中的民生新闻现象就非常抢眼。对于各地出现的民生新闻现象.本刊在2003年第11期、2004年第6期.第7期,先后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栏目、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以及福建电视台“现场”等栏目,广泛邀请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及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审读。  相似文献   
164.
董小玉 《新闻界》2005,(5):26-28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最富战斗性的报纸.它像一株昂首怒放的报春花,在抗战的烽火中散放着不屈不挠、振奋民族精神、救国救民的芬芳.这里笔者要论述的是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5.
吴晓春  闾春飞 《新闻界》2005,(5):60-61,55
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报人、学者和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对新闻人才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造就新闻人才的理论主张.其中如何建立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但纵观以往人们对记者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大都是从记者应该获得和具备哪些知识或者什么样的知识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并且形成了“杂家”说、“专家”说和“专与博结合”说等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合理性,但缺乏与具体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的过程,并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有效地实现记者的价值.因此,重新审视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无论是对于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1918年5月10日在日本求学的周恩来在日记中写下:“本月二号,由烟台出港之船上,国人彭翼仲蹈海而死。其绝命诗上云:‘霹雳一声中日约,亡奴何必更贪生。’彭君于洪宪帝制时,曾被诬。此次愤慨乃就义,不顾身家,超然长逝矣。”——什么人这样震动了年轻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67.
孔燕子 《军事记者》2005,(11):53-54
作为一名战地记,就是要用生命经历历史,用纸笔纪录真实。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兽蹄所至,庐舍为墟,人烟绝灭”。在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队伍中,新闻战线上也活跃着一支进步的力量。这些优秀的新闻工作用他们神圣的使命感和饱含深情的笔触,从烽火连天的前线、条件艰苦的游击战场发回报道,激励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战。从事战地新闻报道,危险系数极高,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新闻工作约有五百多人。他们的爱国、敬业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当今新闻工作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8.
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5,(10):11-14
一、新闻舆论监督实行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背景。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通过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作出相关的规定和提出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9.
沈世纬 《新闻实践》2005,(12):11-13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与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掌握引导舆论的本领,提高引导舆论的水平,使新闻舆论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坚持党性原则的一种检验。  相似文献   
170.
2004年2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评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卢广拍摄的《中国河南艾滋病村》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对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但是烦恼也接踵而来,《非典时期的婚礼》中的男当事人陈英和亲属获此消息后,以照片侵权为由向邱焰索要赔偿,最终将邱焰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