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初澜 《收藏界》2012,(12):105
田黄——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  相似文献   
42.
赵昱霖 《文教资料》2013,(31):97-99
在我国。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印章在归属性质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中国古代统一的官印制度,从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形成,到西汉时期趋于完备。目前所见的西汉官印实物,以铜印居多,金玉材质的印章尤为稀少。此外,封泥对于古代印章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汉官印,不仅能反映西汉的政治等级情况,还能反映西汉的文化、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43.
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在档案借阅中坚持印章签字备案制度是确保企业机密,维护企业利益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4.
浅谈印章档案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随着岁月的流逝,记录着历次机构更迭的过程,更铭刻着几代人奋斗历史的印章,却一小包一小包地堆积,而需要时又逐一翻找,这种只收集不管理的状况,可能不是个别学校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挥印章档案独特的作用,作者在两三年前将本院半个多世纪以来近500枚印章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在此谈点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5.
印章的历史源远流长,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印章表信".印章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在出版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功能及地位.印章是将出版载体、出版符号、出版技术三者集于一身的特殊出版物,对中国拓印复制技术、雕版印刷技术及活字印刷技术有源头性意义.此外,印章中蕴含的版权意识的萌芽,也有待学术界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6.
致命的印鱼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就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旅行。印鱼倒是轻松自在,海龟却有说不出  相似文献   
47.
白石山水的章款特色——书法独特画龙点睛白石老人山水画的章款极其明确,绝不因题跋印章破坏画面。他往往在绘画之前就想好了留白、虚实位置。虽然不多,却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白石老人看来,这既是抒发情感、阐述画意的纽带,又是增强绘画美感的手段和桥梁。  相似文献   
48.
印章制度     
印章在明代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印章的制度也随时代而变.本文论述了印章的起源至明代的用印制度,以明代徐官等人的印论为例,揭示印章的社会文化及社会等级内涵.  相似文献   
49.
陈根远 《收藏》2010,(7):122-124
历史如一条长河,长河又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众所周知的人类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即孕育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以及黄河长江的怀抱中。几千年前,当文明的曙光升腾在大河流域的上空,这些远隔千里的地方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印章这样相同的文明结晶。但随着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大文明的渐次衰落,这里的印章文化之花也无可奈何地枯萎了。唯有中国的印章,自从商代产生后,便紧随不断推陈出新的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峰峦叠翠。从最初的纯乎实用,到后来自觉地灌铸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操,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篆刻艺术。在印章的方寸天地里,古代印人尺水兴波,将中国文字结构与线条的方与圆、直与曲、刚与柔、光与涩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独运匠心。  相似文献   
50.
印模是采用反扣法将印章钤盖或压盖在纸张或其它物体空白处,留下的印章印面图样。印模是印章启用时第一次盖在启用文件上所留下的印章印面图样,而印章在多次使用过程中盖在公文或其它文件上所留下的印章图样则称为印迹。印模印迹档案是完善和补充印章档案管理的一种必要形式,可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一个单位成长和发展轨迹,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研究价值和考证价值。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历史变迁、人员更换等原因,单位失效印章几乎均作销毁处理,所存失效印章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