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慰 《上海教育》2008,(22):30-35
从“帮助成功”到“尝试成功”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这“三个相信”是刘京海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62.
最近看《铠甲勇士》,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我还记得炎龙铠甲的召唤人炘南有一句口头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觉得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我所拥有的一切,不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相似文献   
63.
爱默生在《论自信》中说:“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肯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老师说”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嘴上的经久不衰的口头禅,仿佛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一切的语言就变成不可颠覆的真理。  相似文献   
64.
一年一度的工作、考研大戏,到此时已渐渐落下帷幕,把各个角色的结局和盘托出.此时,对于新一届本科毕业生而言,四年的大学生涯渐趋曲终人散,另一种生活即将全新上演.一方而,"夕阳外、古道边"的离愁别绪笼罩着象牙塔里的毕业生们;另一方而,个人在工作、考研或出国路上的不同境遇,也酿成"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复杂氛围,充斥着每一个毕业生寝室的犄角旮旯.  相似文献   
65.
胡辛斧 《学语文》2012,(5):56-56
口头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素养。本文且不说从前的“国骂”和现在的“凭什么呀”、“烦死了”等等口头禅,单说那些经常在各类人群的口语中反复出现的赘语。赘语并不能传达有用的信息,反而降低了交际效果,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66.
近日,听某教师执教《小镇的早晨》(浙教版第7册)。有一个环节印象最为深刻:读到"价廉物美",老师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碰到"人流",老师又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看到"恬静",老师再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充斥整个课堂,  相似文献   
67.
眼下,课题研究在各中小学可谓方兴未艾。“问题课题化,课题常规化”几乎成了校领导的口头禅。课题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来是好现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可是,如果课题研究“一窝蜂”地一哄而上,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68.
认识滕司屿.缘自我想写本温暖治愈的爱情小说。 剧作大师说.要写好作品,你得先爱上自己笔下的人物。动笔之前我坐下来.安静地揣摩这个人物:他是怎么样的人.他的侧脸是什么模样.他喜欢穿黑色吗.他大约有多高.他穿几码的鞋.他爱吃什么.他的口头禅是哪句.他偏爱什么样的女孩.他有事业心吗.他是聪明人吗,他专情吗……  相似文献   
69.
“给力”一词自从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后,可谓风光无限,不仅瞬间蹿红各大媒体,而且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春晚上“嫂子真给力”,连苦瓜大王都会说:“灰太狼,你哭得真给力啊!”到处“给力”声不断。  相似文献   
70.
尹杭 《初中生》2015,(14):33-34
本人阅“师”无数,见过奇葩的,可没见过这么奇葩的——他简直就是奇葩中的“战斗葩”.他就是我在乐加乐的英语老师杨航——简称YH.据他自称,Y代表Yang,H代表handsome(英俊). 他的头号口头禅是“德艺双馨”.刚开始时,我一直没看出他的“德”怎么个“馨”法,“得意”倒是常有,因为他相当“自恋”,经常自称是乐加乐男老师里面的“前三帅”,还“偷偷”地告诉我们,这是“内部言论,不可外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