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文以湖南省现存的传统聚落为例,通过公路交通网络且借助 GIS 方法研究各地级市市辖区站点至各个传统聚落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1)各市辖区站点至传统聚落的平均加权出行时间处于1.738h-4.830h 之间,平均值为3.05h.各市辖区站点得可达性系数平均值为0.0259,极差为0.026.其中,高于可达性系数平均值的站点有53个,占42.4%,多数分布在湘东、湘北地区.(2)各市域至传统聚落的综合可达性水平大致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加的趋势,综合可达性水平最高的市域是吉首市,最低的是张家界市.(3)站点的服务范围、聚落点的分布情况、区域内道路密度对站点的可达性水平及市域的可达性水平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许多学者就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属性、联系、创新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尽管可达性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但可达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忽视。为了全面理解区域创新能力,对可达性与创新之间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本文中,作者试图提供一个有意义、操作性强的可达性概念———潜在机会的测度,来说明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3.
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学者就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属性、联系、创新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尽管可达性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但可达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在本文中,作者试图提供一个有意义、操作性强的可达性概念,来说明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我们还将注重讨论不同区域的不同可达性对连贯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针对大型建筑物内部无线自组网组网算法存在数据采集不全、采集周期长等缺陷,提出了多障碍环境下基于RSSI的低速组网算法。为保证数据的可达性,该算法以实际节点连通状态进行定位并构建虚拟网络,节点间通过相互探测的方式进行路由选择,以节点接收的RSSI和节点间的实际通信距离作为选择依据。通过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型建筑物内部自组网数据的可达性,在多障碍、低速网络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利用空间句法和GIS理论,以整合度作为可达性评价指标,顾及地铁网络与基础路网之间的关系,引入“可达性吻合度”概念,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进行研究.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市地铁网络和道路网络为例进行公共交通可达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IS和空间句法模型可以合理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成都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区域发达程度相契合,可达性随区域发达程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知识可达性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以江苏区域经济为实例,研究一定时期区域内部知识可达性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问的计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可达性的差异可用来解释职工价值增值的差异;地级市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知识可达性尤其重要,能用以说明江苏地级市内的每个职工价值增值主要来自于知识可达性.实证的结果也表明知识流程超越地级市边界,但倾向于在区域内部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一个地级市的知识资源对其他地级市经济增长有一个推动作用,但其条件是这些地级市属于同一个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47.
图是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离散客体之间关系的有用工具,有向循环图是图论的重要研究内容。迷宫问题在《数据结构》中是作为栈与队列应用举例的经典的程序设计问题。本文讨论了基于有向循环图的顶点(离散客体)与边(客体间连通性)的性质,迷宫问题在有向循环图上的可适用性,以及有向循环图的迷宫问题求解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基于路网的江苏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的通达性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前提,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对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潜力和场强模型对13个地级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程度、城市潜力值和城市的辐射场强进行定量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域市间相互作用较强,城市对外相互作用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度高;最后对影响江苏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9.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的主要活动游憩场所,对于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公园本身能否让游客容易快捷地进入,是除了公园面积、个数之外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GIS以及AHP评价方法的公园可达性分析,能够合理客观的评价福州市城市公园在空间位置上的可达性以及城市居民心理上可达性,为合理的规划城市提供参考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各公园分布较为合理,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但仍然存在一定区域的服务空白;相较直接划分公园的服务范围,加权泰森多边形能够更好的反映福州公园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50.
俄罗斯滑雪场空间格局及可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旅游多元化发展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契机为中俄两国的冰雪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量化并探究俄罗斯旅游滑雪场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可达性指标评价滑雪场所的可接近测度。结果发现:①俄罗斯滑雪场整体上“西密东疏”,并且呈现出6大聚集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滑雪场在俄罗斯境内平均可达时间约为15 h,6 h以内的高可达性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多连片分布在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南部山地,且呈现向交通干线聚集分布的趋势;③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联邦主体区位优势较好,冰雪旅游规模与实力最强;乌拉尔山脉东西侧联邦主体与滑雪场所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归纳俄罗斯滑雪场数据空间分布规律及布局优劣,提出关键开发建议,为中国的冰雪旅游事业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