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史法”一词。就我所见,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是“按照一定体例编撰史书的传统。这就是《礼记·经解》所说:‘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指遣词用字.褒贬书法。比事则指按一定体例编排历史事件。《春秋》……树立了编年体史书的记事方法.如杜预所总结的:‘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修史的体例和传统也就是修史的法则.是为文和撰史者都应该遵循的。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发展,为古代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史书的编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史馆作为编修史书的重要场所,自然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史馆及史馆制度的完善对档案工作影响深远,不仅加强了各类史料的征集、保管和整理,特别是加强了宫廷和官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如实录、会典、大型舆地志、起居注的修撰,而且使档案编纂工作更加制度化.  相似文献   
33.
汉末三国时代的疾疫、社会与文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疫”是中国古代多种流行病的总称。由于史书的记载十分简略,目前仍然很难确知出现于各种古代典籍的“疫”、“疠”等等字样到底是指多少种以及什么样的疾病,但是可以知道,自汉末、三国、两晋直至南北朝,疾疫曾经十分流行,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为例,建安七子中的四子同时在疾疫中丧身,出征吴国的将军司马朗也于军中病卒。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记载了这一次疾疫的情况:“建安二十二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殖,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  相似文献   
34.
记忆     
夏昊 《当代学生》2013,(Z2):119
翻遍史书,我掩卷沉思。历代先贤纷至沓来,又纷纷隐去。唯有你,跨越时空的界限,徐徐向我走来,在江南烟雨中,你撑着一把油纸伞,长裙垂地。可我却看不清你的脸,只感受到你笔下的千情万绪,向我一一道来……那是一个日暮时分,荷花亭亭玉立,荷叶青翠相接,还有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你与友人坐在船上,微微醉酒,诗兴正浓,妙语连珠。争渡时,惊起一滩  相似文献   
35.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并且都对西方与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论撰史》与《史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史学史上诸多理念的异同,有助于深化中外史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6.
以工部局总董名字命名的道路,有凯旋(Keswick)路,路名与中文“得胜而归”同义。有狄思威(Dixwell)路,现名溧阳路,梅白格(Myburgh)路,现名新昌路,麦克利克(Mac Gregor)路,现名临潼路,施高塔(Scott)路,现名山阴路,白克(Burkill)路,现名凤阳路。不过,这些姓氏,在用作命名道路和出现在中文史书时,泽名差异颇大。如狄思威作“迪克斯威尔”,  相似文献   
37.
38.
锦州市博物馆展厅内,有一件鸠鸟杖首,这是我国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老年证。这件鸠鸟杖首为青铜制品,通高11.3厘米,长12.5厘米,于1974年在凌海市东花乡姚家村被采集,是东  相似文献   
39.
冠军,通常指的是体育比赛中的第一名,而它最初则是由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封号演变而来。据史书记载:霍去病,大将军(卫)青姊少子也。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  相似文献   
40.
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史书特有的一种叙述史事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传主的生平事迹,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记于数篇之中,参错互见,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的不足。"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是曰互见。"①简言之,本传不载或略载之传主事迹,略见或详见于其他传记,这就是互见法。其运用之妙,"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②。了解纪传体史书人、事互见这一特点,对全面准确认识历史人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