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教育   28046篇
科学研究   2380篇
各国文化   151篇
体育   1189篇
综合类   1495篇
文化理论   570篇
信息传播   375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2239篇
  2013年   2120篇
  2012年   2624篇
  2011年   2840篇
  2010年   2867篇
  2009年   3304篇
  2008年   4555篇
  2007年   5053篇
  2006年   3208篇
  2005年   1823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英汉翻译不仅是由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而且是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 ;不仅要做到语义上的对等 ,而且要做到文化上的对等 ,文化等值应重于形式等值  相似文献   
4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和造就能够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人才素质是时代的产物。素质的内涵取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人才成长客观规律的反映。作为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人才素质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自然素质 ,即与生俱来的自然生理条件 ;其次是社会素质 ,即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养成的品质 ;第三是职业素质 ,即人才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水平。概括地说 ,人才的素质是指人才应…  相似文献   
43.
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其基本要求和内涵是加强一般图书发行。多年来存在于农村的买书难问题,主要反映在一般图书上。送书下乡也是针对一般图书而言的。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培训事业的发展,企业自主培训空前活跃,并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标志着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的一种“主权回归”,因而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推行企业自主培  相似文献   
45.
对Ge家服饰的历史文化意蕴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角色变化,并对新时期图书馆员的角色内涵作了详细的概定。  相似文献   
47.
试论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娟娟 《兰台世界》2006,(11):63-64
本文对和谐图书馆的产生背景及基本内涵进行了浅释,分析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8.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战略机遇期”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目前正值“黄金发展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现期”的关节点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复杂、很突出,我们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矛盾,并从中找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0.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数学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