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商鞅     
商鞅,卫国人,又名卫鞅,原名公孙鞅,原是卫侯庶子一支的后代,平素喜欢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来到魏国,投奔魏国相国田文。不巧,田文已经去世,公孙痤接任了相国。于是,卫鞅只好委身在公孙  相似文献   
62.
秦农业法律制度包含土地所有制、农业税法、粮食生产与仓储管理、畜牧管理、农业人口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它体现的是国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广泛而直接的干预。研究表明,主要地不是农民生产自觉性的提高而是专制主义强制在秦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秦农业立法的不成熟性又使其自身的功用性或有效性受到很大局限。  相似文献   
63.
秦军法述论     
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秦军法的起源、内容、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一般史书都说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其实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至少有以下五点不同一、一级以下还有三级;二、二级以上至大良造只有十六级;三、有爵者有乞庶子的权利;四、不受限制的逐级晋升爵位和受赐田宅;五、低级爵位有树墓权.以上五点显示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比较重视低级爵位的利益,高爵与低爵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高爵与低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低爵仅成为荣誉头衔,权利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65.
董湘娥 《教书育人》2007,(12):29-30
"连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个人犯法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等)连带受刑的制度,即一个人犯法,与其有关系的人都要同刑."连坐"之法起源于商鞅,延续了两千多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民众,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的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集体连坐"式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66.
张文安 《红领巾》2005,(3):104-106
商鞅认为,预防和治理官吏犯罪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原有的监察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法律漏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吏犯罪的问题.他强调“法“的规范性、公正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提出重刑治理官吏犯罪,采取整饬官僚体制,建立新的检举、揭发机制,建立透明的法律体系,强化官吏的办事效率等措施.经过商鞅的治理,秦国“百吏肃然“,但是,他的预防和治理官吏犯罪思想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相似文献   
67.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较的成功的一次变法活动。在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变法中,秦国取得了最大成功,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和军事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引用一些史料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8.
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对于秦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历来史家所重视.然而商鞅变法对秦国礼制发展的影响,史学界一直恪守商鞅变法摒弃秦礼的观点.本文试从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来论证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秦朝礼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师:同学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最。但商鞅的命运却很悲惨,被惠王以“谋反”的罪名“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商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70.
商鞅的社会理想是他变法行为的观念先导。他的社会理想分为两个高低衔接的层次 ,一是建立理想的法治社会 ,其时 ,法是国家管理社会的唯一规范 ,法律取代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人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风俗 ,消除人们的犯罪动机。法治的结果是达到人人自断、自律。法治实现的条件是法律的公平、公正。二是建立大治无为的社会 ,其时 ,法律制度转化为社会成员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商鞅的社会理想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