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前,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缺乏有效畅通的对话沟通机制,导致公民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与不满。借鉴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核心理念,剖析了政府在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失语、禁语、后语和妄语的话语误区,提出了话语理论视角下政府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善治策略:疏通官民网络舆论场,搭建官民网络互动平台;善待意见领袖,善引网络舆论走向,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完善网络立法,力促网络话语真实性;广纳民意,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讨论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92.
运用现代治理理论研究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以黔东南州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为例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93.
文章以治理和善治的理论视角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慈善组织的行动方式和活动领域。文章指出,慈善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有效地支持了政府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为中国社会的治理和走向善治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最后,文章在分析全球化所引起的国内和国际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治理和善治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94.
政治文明与善治都是人类在探索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有着从政治文明到治理、到善治、再到政治文明转变的内在逻辑。在这一逻辑中治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治理理念对原有政治体系的冲击,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矛盾,表现在参与主体、法治基础、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和信息公开五个方面。所以,要实现政治文明就应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建立一套部门运转协调、社会法治健全、服务公平全面、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公开透明的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9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国家与社会的分化与重组不断加速,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开始在沿海发达省区全面推开,社会公共领域以及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多元合作治理模式--开始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6.
何希伟  杨紫薇 《科教文汇》2007,(10Z):133-133,1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治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多主体(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民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它代表着一种与统治不同的新的公共管理恩想。治理理论及其思想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承担环境保护职责,要求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环境善治。政府应当提供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制度的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信息公开为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提供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98.
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观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管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弊端重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走学校与学生互动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0.
邓小平非常强调政治伦理的善性,与善治的追求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关注政治行为的服务性、正义性与善治的责任性追求方面,政治决策的公开性与善治的透明性方面,政治治理的法制性与善治的法治方面,政治价值的福利性与善治的公共福利最大化方面,政治的参与性与善治的合作性方面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