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59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71.
渝黔土家族族谱追述先祖渊源,均肇祖中原尧舜五帝。但是,其中的部分显姓豪族自先秦秦汉以降世居长江三峡及酉、辰、巫、武、沅五溪山地,早期为南方盘瓠、巴蜑古姓,隋唐以后为“峒蛮”首酋,至近代汇合为土家族,其发展脉络明晰。土家族族谱所述先祖渊源实即冒籍中原 华夏,乃西南少数民族汉化进程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72.
湖南张家界市土家族人的民间文学丰富,形式多样,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极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73.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一曲《龙船调》唱出了山,唱过了河,远渡重洋被列为全球经典民歌之一。土家姐儿的清秀水灵、纯朴娇嗔,那嘹亮婉转、甜润缠绵的旋律,撩人神思,醉人心田。  相似文献   
674.
从民间信仰、节日文化、民间文学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的英雄崇拜。土家族的英雄崇拜源于巴人,英雄崇拜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至今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675.
从武陵家具木雕艺术的风格看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土家族民间家具木雕艺术特征的分析,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区域经济形态变化的研究,总结出土家族家具木雕造型的风格特征,认为它独特的形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大胆夸张的以意造型;本质元素的以线概括;打破时空的自由空间。并从家具木雕艺术的题材与表现风格上与其它民族区域家具木雕的相似性,结合民族之间族际演化的特点深入探索土家民间化与汉化的互渗,说明土家族民间传统艺术对于保存传统化遗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6.
文中对恩施土家族傩文创产品的推广前景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在恩施土家族傩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流程中整理了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视觉元素基本特征,笔者通过提取、重组、夸张变形以及重构等设计方法与手段,将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视觉元素及特征转化为设计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方式创造出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探究了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视觉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恩施土家族傩文化的继承、发展与传播,探索出恩施土家族傩面具视觉元素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7.
通过民俗学、文化学和体育学理论来认识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健身活动,从而使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留和进一步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其中的健身价值,也可以促进张家界土家人民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8.
运用体育人类学方法论,借助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身体动作分析等方法,阐释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发生;基于土家族“肉连响”健身操个案分析,采用质性研究范式,追溯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雏形、解构文化蕴含意义。研究发现:“肉连响”身体动作始发于原始信仰的母体文化,后成为以军事战争为主要目的的操演,为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历经一系列文化变迁,在文化适应中、社会需求下不断演变,身体动作由之初“巫”“舞”“武”的文化结合体,发展为以健身为目的的健身运动。民族健身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破旧立新的现代产物,从竞赛制度、传统节日文化、学校教育、健身美学4个维度探讨了民族健身操在当代社会的形塑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