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黄雪琴 《师道》2012,(10):42-4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小时候,寄养在外婆家。暑假的一个月夜,因为小姨一遍又一遍地低吟浅唱,与这首《送别》狭路相逢,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种透明而无法言说的忧伤在心湖荡漾开来。能作出这样绵长深情曲子的人.一定是个慈悲重情之人吧!  相似文献   
262.
一、开篇设疑,创设情境 教学<荷塘月色>,用简短的语言导入后,问: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里颇不宁静"与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有什么联系?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认真地去看书,寻求答案.经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和哀愁,来到荷塘,观赏美丽的荷塘月色.  相似文献   
263.
回望西洱河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1,(12):47-49
下关西洱河是洱海的出口河,东起团山脚下,西至天生桥峡口,全长约三公里许,是下关风城极为靓丽的一道自然风景。西洱河的最西端龙尾关一段最有历史韵味。想当年,皮逻阁在唐王朝扶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征服五诏,灭西洱河蛮建立南诏国,西倚险峻的苍山,东凭宽阔的洱海,在南北  相似文献   
264.
正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争混乱,中原大地终于迎来的和平统一,中国大地上的人民终于可以修生养息,隋、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进而发展至高峰的时期,隋、唐、宋、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唐、宋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完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就隋唐宋时期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265.
少年成名的朱天心并未一直沉浸在最初的光芒中。她清楚自己的写作方向,也清楚想要怎样的生活。她在文字中留下温婉和清新,也在街头留下坚强和抗议很多年前,胡兰成评价朱天心说,"她的大眼睛真真是美绝了。"那时候,没人能猜透那眼睛里实际上藏了多少骄傲劲儿。李登辉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久,开始排斥外省人,眷村长大的朱天心就非要写一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告诉世人眷村人的朴实、真挚,以及生活的不易,她也因此被称为"台湾眷村文学第一人"。"那个时候好简单,以为自己有~腔热情就可以改变什么,现在我有长大呀。"她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声音轻轻柔柔,像在跟人撒娇。朱天心,一直都没有变。即使如今她已经54岁。  相似文献   
266.
读者唐诺     
球评人、书评人、腰封作者、侦探小说导读作者、纯文学推手……这些都是唐诺的标签。但他更像一个职业读者,偶尔写点文字,在文化圈"游手好闲"采访开始前,唐诺站在酒店门口抽烟。8月末的上海依旧带着夏意,在外面站五分钟,汗水就沁出薄薄的一层。唐诺逗留在荫凉处,不紧不慢地消耗掉手里的香烟,直到烧至烟蒂,猛吸一口,让"胸中的块垒随一缕轻烟消逝",仪式一般。除了书和咖啡,烟是唐诺生活中的必要花销和"正当爱好"。每当遇到推崇戒烟的人群,他就搬出"印第安人认为抽烟是和平的象征"这样的说辞,然后继续带着"根深蒂固的道德负疚感",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267.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268.
《西儒耳目资》由来华耶稣会士金尼阁用中文撰写并于1626年在陕西出版,被视为首部用拉丁字母为汉字进行系统注音的作品,该书出版后受到当时学界的一定关注。然而,《西儒耳目资》的成书并非金尼阁一人之功,中国学者在其中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帮助,这也是一次中西方学者对话与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