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21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004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太极五功     
1.无极桩练法提示:并步站立并步站立。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两手轻贴大腿外侧,舒指展掌。周身放松,意念集中,两眼平视前方(图1)。2.太极桩练法提示:开步举臂~马步双按~马步抱球(1)身法不变,慢慢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左脚踏实;随之,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图2)。(2)身法不变,步法不变。两腿屈膝下蹲,两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蹲,使裆部开圆;同时,两臂屈肘,两手向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图3)。(3)接上势,两手顺缠,沿胸前向上转抱至胸前,两臂成环形,掌指相对,…  相似文献   
12.
吴永霖  陈建南  赵蕾 《武当》2003,(2):16-16
传统太极拳的技法通过推手练习来掌握。在推手练习的过程中,初学者必须掌握四种劲。用传统的武术术语来说,这四种劲分别为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从技击的角度讲,四种劲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化劲和发劲。黏劲和走劲属于化劲;引劲和拿劲属于发劲。笔者于1964年在上海师从褚桂亭先生习杨式太极拳,有幸得闻其详,今粗述先师遗意,以飨武林同好。  相似文献   
13.
14.
朱伯伦 《武当》2006,(11):3-7
顾名思义,“十大真形连环剑”来自于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演绎衍化。其行剑运走、劲意劲力变化,除具备心意六合拳的“六形(式)合一”(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勇猛剽悍等共性,同时亦具备着“短兵之帅”———剑之劈撩点刺、挑挂云带、旋拧洗格等异征。演练时,剑  相似文献   
15.
吉祥北京     
《中国新闻周刊》2001,(29):27-27
北京申奥标志“太极推手的五环”下面的一行英字“candidate city”(申办城市)已经顺利变成了“host”(主办城市)。  相似文献   
16.
马原年 《武当》2001,(1):16-1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对各派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其中有两句话,即“所向无敌”和“从心所欲”却被人忽略了。如何达到这两句话的境界,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我想就太极推手如何走向“所向无敌”之路,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吴泉 《精武》2005,(12):42-43
分解动作第一式(图47):虚出一掌来示意,以进为退是妙用,吸引对方跟踪进,打虎之势防进击;右脚收回以待用,攻守咸宜任白为;学得太极阴阳法,变通虚实乃可用;败中取胜备万一,右腿收缩掩裆势;分腿隐藏来应战,双峰压顶扭身踢;转过身来再起脚,更随上步搬拦捶;身形灵巧方能战,轻灵圆活乃奏功。  相似文献   
18.
张笃新 《精武》2003,(2):5-5
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自古极为保守,由于其比较完整的保持了古拳艺原貌,而闻名武林。心意门内历代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受师长言传口授方式的影响,外界人即使有幸见其形,亦难知其用。本拳的特点为招法凶猛,用法狠毒,拳把一开,严密紧凑,动静分明,朴实无华,一左一右直线运行。要求明三节、齐四梢,闭五行、知七拳,三性调养与内劲发力。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陈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弹性运动的特点,身肢放长以及身肢放长的生理作用,八门劲别与弹性的掤劲,并指出在练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安在峰 《武当》2004,(6):19-20
太极推手要经过扎己根、去己根、去彼根三步功夫。这三步功夫揭示了功夫长进的规律及修炼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现将其每步功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