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52.
"学导练"教学模式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教学成绩低、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局面,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压力变小了,教学成绩也节节上升。"学导练"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时间段,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重点,深入领悟;学用结合,多元训练。  相似文献   
53.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两个价值取向 很多教师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但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现在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整体阅读法、学导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欣喜之余,不由静下心来思考:  相似文献   
54.
速滑课教学中运用"导学--学导"教学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萍  崔煜 《冰雪运动》2005,(5):52-55
传统的速滑课教学大多都是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模式.而"导学--学导"教学法主要以直观形象(图解、速滑技术、动作分析解说、教师示范)为先导,通过自学、自练、学导、实践、巩固提高等阶段进行高校速滑课基本技术的教学.此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导学--学导"教学法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速滑基本技术的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
学过程的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要求和培养。学导式与自练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冲击和转变。在实验中,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授技为主、以教为主、以教法为主的传统观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导为主、以学为主、以教法为在历次体育教学改革中,技术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探索的热点。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这种改革往往是局部的、不全面的,很难取得大的突破。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体育专业整体改革的全面推进,使该专业的课程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发生…  相似文献   
56.
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提高单线连续击球的能力基础上,合理安排教与学、练与观摩。尽可能充分利用课中时间,为学生提供综合练习的机会,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新的乒乓球教学模式是在正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程序式教学法(角度)提示法,即将理论知识演变成简单易懂的程序(时针)采用(角度)提示法,在实验班的实践课中应用,从内容上扩大了学生以往所学内容范围。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练习中,用简单易懂的、有趣的理论知识,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一个单一技术,可以同时延伸出几个技术的学习,既有利于记忆且又有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57.
对学导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体育教学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设计出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此法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数,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8.
教师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智谋,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运用实验教学法对学导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开展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其目的在于为促进该教学方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全面普及,推动轮滑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