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综述了近几年聚乙二醇(PEG)作为可溶性聚合物支载体合成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其支载的试剂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饮用优良的小分子水,降脂降压效果好,对治疗心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症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并可降低血黏度、血尿酸和血糖,已通过医院临床应用观察而证实.得到医学专家肯定,并经千万家用户实际使用有效而广受赞赏。某些用户反映,意外地祛除了老年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4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47-250
我科学家在纳米信息存储材料领域再获突破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与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的宋延林研究员和张德清研究员等。最近在Rotaxane类分子的结构与电导转变及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中的应用方面再获突  相似文献   
44.
据2012年1月9日《新民晚报》消息,先声药业宣布全球首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药物"艾德辛"正式上市用于临床。该药物针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填补了风湿性关节炎小分子药物治疗的空白。研究表明,"艾德辛"最快在4~6周内见效,它能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和类风湿因子的表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阻止骨质破坏,减少致残和致畸率。  相似文献   
45.
<正>受教科书、教辅书、参考资料等的影响,部分师生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必须尽快"拨乱反正",澄清认识。1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2007年版)P.54  相似文献   
46.
在B3LYP/6-31G**水平下对三苯胺(Triphenylamine,TPA)及其衍生物(TPAs)、二联三苯胺(N,N’-diphenyl-N,N’-bis(3-methyl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TPD)及其衍生物(TPDs)和Biphenyl(Bp)及其衍生物(Bps)的中性态和离子态进行优化,计算能量,得到各物质的重组能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TPD的单体TPA,而不是文献中提到的TPD中的联苯部分,能更好的体现整体的空穴传输性能。重新建立了更准确而直接的单体与整体性质的关系,对更好的经济便捷的研究设计TPD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提取醋豆小分子多肽,分析降解的小分子肽的分子量分布谱及其意义。方法:用磷酸缓冲液提取小分子肽,用Tris-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醋浸后蛋白质的降解。结果:大豆用醋和乙酸浸泡后,分子量大于66.4KD的均已降解,醋及乙酸浸泡液中几乎不含6.5KD以上的多肽,凝胶浓度为20%,并加入80%的甘油后,可见Marker清晰的9条带,低分子量可溶性多肽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谱带。  相似文献   
48.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两则报道。一则是上海药物研究所成功捕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IR}小分子激动剂。消息甫一传出,就有多家著名跨国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机构向上海药物所抛出了合作开发的“红绣球”,与外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企业却对此毫无反应。  相似文献   
49.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前我国患者1.6亿人,在13亿人中占12.3%,在9.5亿成年人中占16.8%.在50岁以上的6亿中老年人中占26.7%.但患病知晓率约一半。人们患高血压后,服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医生同时嘱咐少吃盐,口味要淡些.少吃肥肉和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适量运动。  相似文献   
50.
谷第 《百科知识》2012,(23):4-6
我们的身体由难以计数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如何协同工作,完成指挥人类眼、耳、鼻、舌、身的复杂任务呢?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天线——"G蛋白耦联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