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揭示工具理性扩张所带来的后果,剖析工具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提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应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2.
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价值关系、历史关系等多重含义,这些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生中介,实践活动的二重性决定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与自然存在的二重性,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意蕴只有在这种思路中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就此而言,西方生态伦理学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63.
欲望和理性的相斗相融,使荀子哲学不断演进出身体、实践、超越三个层面。其连续继发的深层动力是欲望,而引导其合理发展的则是理性。在身体层面,荀子肯定人的性情欲无恶而朴。在实践层面,荀子以理性缺失为恶,导欲为善,实践使理性和道德持续动态演进。在超越层面,理性通过反思而内化道德,实现了一任公心而为的圣人境界。荀学因其理欲相融而避免了欧陆哲学理欲分裂所造成的工具理性危机和生活世界缺位,解答了实践主体何以交互的问题。这种复杂的动态结构历来为荀学研究者所忽视,论者皆执其一端以为说,故有性恶、性朴诸说纷呈,也因此无法对荀子其人其说做出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64.
论价值理性的迷失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价值理性的意蕴 价值理性一词最早出现在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中。韦伯把哲学上的“理性”(reason)概念改造成社会学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并把它区分为工具(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两种。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而不  相似文献   
65.
论MPA教育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6.
论教学的理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的工具理性导致了教学真正理性精神的缺失。教学的理性精神蕴含着师生在教学中的求是精神、主体精神、批判精神与探究精神,其旨在超越知识传递,而培养理性自由的人。重塑教学的理性精神需要审思主知主义的认识偏狭,回复到轴心时代的理性教化传统。  相似文献   
67.
追求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工具理性,正是在"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理性的统一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进行反思时,我们应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立场,重视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68.
网络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对信息技术的崇拜湮没了人类理性的思维,湮没了价值理性的光芒,导致网络社会中问题涌现,网络空间中人的价值陷入了失落的危机。克服盲目的信息崇拜,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协同发展,才能创造出网络社会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69.
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科技教育观不仅重视工具理性的基础作用,而且十分重视价值理性精神的导向作用。学习研究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有利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性和指导作用,努力培育科技教育的价值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70.
教育政策执行以科学与效率为行动逻辑,以道德自觉与公共精神为价值导向,以人的发展与幸福实现为终极目标。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呈现工具理性过分张扬而价值理性日益式微的特征。教育政策执行者崇尚工具效率而漠视教育公平,专注行政责任而缺乏教育信念,追求个体利益而弱化公共道德。为持续提升教育政策执行的效能和意义,当前应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克服功利主义,回归人本教育价值;解缚官僚思维,重构人的意义;规范自由裁量权,建立公德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