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9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405篇
教育   8186篇
科学研究   309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806篇
综合类   896篇
文化理论   59篇
信息传播   159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955篇
  2012年   1122篇
  2011年   1263篇
  2010年   1034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445篇
  2007年   1071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电脑体育彩票市场消费者的基本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彩消费者的年龄是以21岁到40岁为主要消费群体;职业特征是以工人群体人数比例最高;彩民中大部分人的学历层次并不高;彩票消费者的男性人数要大大多于女性人数;彩票消费者中仍以南京市常住人口为主体。  相似文献   
52.
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法国档案工作改革揭开了正规档案鉴定的序幕。进入20世纪,各国面对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开始从理论上积极探求档案鉴定的原则与标准。首开先河的是德国提出的“年龄鉴定论”,核心思想就是尊重高龄案卷。这一思想成为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萌发的标志。从此之后,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理论观点不断涌现、推陈出新。各国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对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和把握不尽一致,从而使各国提出的鉴定原则与标准表现出鲜明的本国特色。然而,档案鉴定理论是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标准的理论总结和科…  相似文献   
53.
对影响优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几种主要优生方法.  相似文献   
54.
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在全国453.5万考生中,超过60岁的有10位,王铁文便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王铁文,原是沈阳化工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如果不是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他可能仍将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但他以62岁“高龄”报考辽宁大学的惊人之举,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上镜后,他又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名人”。  相似文献   
55.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评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馆藏包括纸质献,电子献和其它类型献,馆藏建设必须坚持量与质的辩证统一,电子献资源可以根据对比折算法或系数折算法来统计馆藏。本还论证了馆藏评估必须坚持数量评估和质量评估相统一,提出了馆藏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数值。  相似文献   
56.
57.
运动员心脏功能典型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相关检验和聚类分析法等对三十多个心脏形态、功能指标进行了筛选分析,选择出适合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典型指标,并对所选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8.
59.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单介绍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 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系统设计, 以及指标数据库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60.
肖峰 《军事记者》2001,(7):22-22
“已经这把子年纪了,才做这么多,唉!’’这是人民日报高级记(后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在自己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一书前言中说的话。艾丰这番自责的话,表明了他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创造性劳动的高标准。光阴如梭。作为一个记,谁都想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冒出创造的火花。然而,人的创造期并非在中老年,而是从青年就开始了。国内外的统计概率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峰值年龄为37岁。我们看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名记、名作家、名评论员,发表成名之作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民初三大记”之一的黄远生,16岁为秀才,20岁中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