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06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17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在1871年的"冒籍案"中,时任通州知州的孙云锦给了张謇很大帮助。正是这一援助,为二人随后的交往奠定了感情基础。此后,这位长者频频向张謇伸出援手,同治十三年,延请张謇为江宁发审局书记,至光绪十三年,孙云锦调任开封知府,张謇再次应邀入幕,其间,在学业、生活、做人上不断地给予张謇鼓励与关怀。二人的师生情谊一直延续了16年,直至孙氏去世。  相似文献   
102.
四川成都二仙庵方丈阎永和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刊《道藏辑要》时将朱道生翻刻八卷本《张三丰全集》进行校订,并增补《无根树词注解》与《如意宝珠》各一卷,作为17种新增道书之一,收入"续毕集"。此书在清代共有3种刻本,体例不一,内容有别,优劣得失,兼而有之。考察阎永和重刊本的时代背景、版式特征、补辑内容以及文献价值,有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这部道教经书。  相似文献   
103.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岁寒堂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二书的诗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论诗崇尚诗骚、汉魏,称道渊明;高度肯定李、杜、韩、白等人之诗;肯定宋四家的转益多师。但其差异性更是显而易见:胡仔论诗兼取唐宋,认为诗歌代有才人,肯定了宋诗的成就及新变精神;张戒论诗宗唐黜宋,认为诗以代降,代不如人。尤其是对苏、黄的批评,前者体大包容,后者精深激切。二人对宋诗的健康发展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4.
运用定义及已知公式,讨论了环面的基本形式,通过初等计算,得到了环面的Gauss曲率、测地曲率及R iemann曲率张量.  相似文献   
105.
106.
李玉兰 《小学生》2013,(10):94-94
"复制与粘贴"是一组经典的命令,是信息技术给人类的文化带来重大变革的诠释。在画图中使用复制与粘贴,是学生接触这组命令的开端,掌握的程度决定了学生以后在新的软件中知识的迁移,所以这组命令很重要。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这组命令,引来了众多优秀教师探讨。在一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赵老师和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两节课,两位老师精心选择的教学素材为课堂增色不少,学生学得轻松,也让我受益匪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生活素材,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  相似文献   
107.
张元济藏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 《图书馆界》2005,(3):17-21
张元济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代史进程的著名出版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和图书馆学家。在理论上,他认为,图书馆应该担负起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责任,以延续固有文明的生命;在收藏范围上他主张不仅要存古,更为重要的是开新;作为传播文明的工具,他认为,图书馆应该是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而要达到此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对公众开放。他以自己独创的求书四法,丰富了馆藏,并实现了对公众的开放。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校订<史记·张丞相列传>中三处误文.所取三例中出现的文字衍脱舛讹,六朝古写本残卷与今本颇有同异.两种文本相互比勘,可探知其致误的原由及古写本残卷之重要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张元济全集》(十卷本)出版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史料》2007,(4):80-81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清政府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维新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并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变法失败,被革职,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主事,主持出版严复译《原富》等一批学术名著和教学用书。在此期间,曾兼任公学代总理职。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传媒科技》2007,(6):19-21
<正>据国际奥委会的统计数字,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了39亿,打破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36亿电视观众的纪录。由于在同一时区,欧洲观众的收看时间比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增加了50%,因此可以预计,等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很有可能会创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