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主要探讨了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即"戏剧化主张"和"包含的诗",并在历史的背景中深刻分析了这种独特表现手法的形成原因及其丰富内涵,最后指出其在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王萱 《岱宗学刊》2000,34(4):27-29
姚燮(1805-1865)有诗集《复庄诗问》34卷,收诗3,488首,在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的道咸年间,姚诗从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深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其叙事诗有三种;故事性叙事诗、纪事性叙事诗和长篇叙事诗,其艺术特点是:典型人事与戏剧化情节的统一;以主观的叙述方式结构纪实性情节;民歌传统与人柔情诗风格的融合。  相似文献   
23.
胡适《尝试集》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婚恋新诗应该给予重新评价。这部分诗歌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在“五四”前后新旧两个时代交替转换时期丰富、复杂的情感历程,写出了人生中诸如自由与禁锢、理智与情感、世俗与艺术、瞬间与永恒等各种相反相成的“两难”境地。诗人“诗的经验主义”的审美观照,使其诗作在艺术风格上是包含的,而非排斥的,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则使这种艺术风格得以较成功的呈现。  相似文献   
24.
于坚的诗歌写作呈现为两个向度:对神性自然的讴歌和对日常生活的叙写。于坚以自然为抒写对象的诗歌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在对日常生活的叙写中,其诗作风格体现出戏剧化的特征,抒写了个体真切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5.
本从类型化人物,戏剧化人物,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并进一步指出作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26.
"戏剧化教学"是将戏剧因素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其一,以"戏剧"元素导入教学情境.戏剧具有综合性、原创性、艺术性等多种功能,可与其他领域课程相结合,在跨学科语境中进行整体性教学,方能收获多样性、多效能的教学效果.其二,以"创意"表现作为教学理念.有赖于具有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导,指引学生进行有...  相似文献   
27.
张婷 《东南传播》2023,(3):56-58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纯真年代》改编自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剖析导演如何将故事的时空特性视觉化,总结影片的整体方案并对其在各角度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好莱坞的传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吕煜 《现代语文》2009,(9):127-128
毛姆的短篇小说《午餐》描写了一个一贫如洗的青年作家和一个暴饮如牛的女读者共进午餐的场景。小说充分利用了戏剧手法,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舞台化的描写,对矛盾冲突也进行了戏剧化的表现,同时对小说情节也做了戏剧式的安排。毛姆在小说中对戏剧因素的巧妙借鉴与成功运用,营造出了一个复杂兼有讽刺意味的戏剧氛围,小说的戏剧化特征也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29.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规定往往是通过女性对社会性别身份的认同内化在其精神世界之中的。这种理性蒙昧的角色认同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她们对于自身客体身份的自觉承纳上,女性总是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种“被看”的地位,古老的“看-被看、男人-女人、主体-客体”的两性结构,已经深化为一种女性“戏剧化的”心理模式,张爱玲正是通过对女性这种戏剧化心理的细腻表现,从而表达了其对性别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30.
浅析传媒在新闻叙事中满足受众需要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媒在新闻叙事中如何满足受众需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传媒主要运用三种报道方式:个人化的报道方式、戏剧化的报道方式和主题曲化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