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03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8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31.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闻遭遇战,这是一场众志成城的举国救援战。汶川大地震,对于齐鲁晚报人来说,又是一场站在思想的高度、勇于唱响山东抗震救灾主旋律的舆论引导战;是一场汇聚山东力量、凝聚读者深情厚谊的赈灾支前战!从震后1小时派出首批记者到6月5日发起、主办2008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齐鲁晚报先后向地震灾  相似文献   
32.
面对灾难,中国树立了一个危机传播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遭遇的罕见的突发性大型公共危机事件。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大,人员伤亡之多,也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另一方面,面对这次大地震,境内外媒体传播速度之快、透明度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的危机传播史上同样是罕  相似文献   
33.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浙江日报突破常规开辟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打通版、推出记者灾区亲历报道、全新设计全国哀悼日版面、高频率配发新闻评论,与此同时,根据浙江省委领导的指示和需要,加强内参报道,特别开设了《抗震救灾一线专报》,以直通  相似文献   
34.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南方的雪灾,五月四川的震灾,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考验。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以每天24小时,累计超过400小时不间断的现场直播,成为受众获取救灾信息的重要平台,树立了良好的国家电视台形象。  相似文献   
35.
数字     
《全国新书目》2008,(11):3-3
80万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0万册《我们一起度过——献给地震灾后的孩子们》心理援助读本从成都出发,被陆续免费送往四川以及重庆、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的学生手中。17.4万元作者刘和平委托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于2008年4月在该社出版的《大明王朝1566》稿费17.4万元,一次全部捐给四川灾区。  相似文献   
36.
纪事     
《全国新书目》2008,(14):21-21
总理五日从5月12日到16日,温家宝总理在地震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在灾区度过了最关键、最紧迫的5天。在这充满了血与泪,同时也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的5天里,温家宝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灾后的废墟,给濒临绝望的人们送去了坚强和信心。  相似文献   
37.
进入灾情最严重的北川,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从5月13日至17日,没有见到过青菜、米饭,天天是饼干就矿泉水,很少睡觉,但从未感到自己有多累。置身于那种特定的环境里,人已经忘记了自己,感到的是责任。感受着余震、经历着险情,真正明白灾区就是战场。只有冲锋,没有退缩。此刻,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战场上就要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38.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让国人感同身受,为之悲泣和不屈,中华民族经历磨难愈发团结和坚强,让世界为之同悲与震撼,深感华夏儿女的坚韧与顽强.这一切是与国内媒体的积极作为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9.
汶川地震发生后,西方媒体对华正面报道增多,对华态度急剧改变。就连一些平时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也给中国打了高分。此次西方媒体报道态度的转变,其中原由不能不引起国人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0.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无情地毁损了风景如画的城市和村庄,数万父老乡亲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灾情就是命令,《火箭兵报》发挥军兵种报优势,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新闻战”,形成了一种较强的新闻宣传力度,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二炮官兵抗震救灾的士气,增强了官兵战胜地震灾害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