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357篇
科学研究   557篇
各国文化   436篇
体育   795篇
综合类   235篇
文化理论   60篇
信息传播   70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887篇
  2012年   1014篇
  2011年   1191篇
  2010年   989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973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中国绘画明显地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并随着这一特征不断加强 ,最终使传统绘画由客体对象的表现转向了主观情感、气质、精神的表现。西方绘画中的形体代表了形体本身的比例、结构的和谐与秩序 ,强调色彩的视觉真实 ,追求科学的色彩规律 ,从而形成了以写实主义绘画为传统的西方绘画体系。  相似文献   
6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提 高 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能弥补德育、智育欠缺的一面,在培养学生既有个性又有社会性的健 全 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美育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被语文教育 者所忽视。在教授朱自清的著名美文《春》的时候,我仔细引导学生品赏文中所蕴含的美,开启了学生 感受美的思想火花,收到了良好的美育效果。《春》一文给学生的美是多方面的。一、感受绘画美《春》每一节都包含可以画得出的画面。高尔基 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63.
张斌 《群文论苑》2001,(1):46-47
金山是被化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金山农民画源于生活,她是从民间的印染、刺绣、剪纸、灶壁画等民间艺术中汲取养份,结合现代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用她独到的稚拙的画风表现民事、民俗、民风,她是生活和艺术的最佳结合,从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  相似文献   
64.
65.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按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使用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方式。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学生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6.
高中《物理》中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容器存储电荷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于讲解,学生难于理解接受。笔者设计了一项综合实验——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将抽象的电容、电荷量、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7.
在南京,八十高龄的刘明诂老人知名度很高,因为他摄影绘画创作成绩卓著,也因为他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南京乃至全国的诸多媒体常有他的作品发表,常有他的事迹报道;不仅如此,20年来他拍摄了数万张照片的同时还积累了同样多的照片档案资料,这在南京也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68.
在冬至节那天,韩国有吃红豆粥以避邪、去疾的饮食习俗,因而流传着关于红豆粥的民间故事。韩国著名插画家自希娜和童话作家朴允奎共同创作了图画书《红豆粥婆婆》。该书荣获2006年韩国最佳儿童文学奖,波隆纳国际童书展文学类最佳插画奖。  相似文献   
69.
漫说漫画     
李土 《新闻采编》2006,(2):46-47
漫画,是画家用简洁犀利的笔法,挥洒而成别具讽刺意义与幽默感的一种绘画作品。凭着漫画家的敏感性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用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的手法,巧妙地绘制出特具幽默、诙谐的图画来,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发挥其鞭策或昭彰的效果。我在读了2005年后半年阳泉日报晚报B6版上几幅漫画后,令我这门外观画者想说几句外行话。2005年8月31日题目是《第三者》的漫画(见图),画面上看画的题旨应是夫妻二人。妻子在左边,她右手托起手帕正在拭擦满面垂泪,似悲哀之态。在她面前右方,她的丈夫正搂抱着一位穿裙女人,但这位女子长着…  相似文献   
70.
王园  徐洁  良瑜  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92-95
王园:“时尚”者,潮流也。作为修饰语,意思应该相当于“引领潮流的”,“为大多数人所追捧的”;作为中心语,则是一系列的赋予某种文艺作品一定特色的抽象元素。“小说”,故事耳,在其发展初期,大致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在文艺发展的历史上,地位日益重要,进而逐渐成为文学的重心、历史的镜鉴、思想的载体及至各类新思潮最喜光顾和利用的宠儿,以至于“利用小说”去怎么怎么的竞成了一种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