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739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36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①接上动,身体重心上移,左脚不动,右脚由体后向体右侧上一大步,扣足屈膝成马步;两拳由体侧同时变八字掌屈肘横抱于胸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掌心均朝外;目视右侧(图79)。  相似文献   
992.
吴宪民 《精武》2005,(12):22-23
心意门有“盘辫子”诸般实战技法,用意颇为纯一,属后人增补之简易法门。其阐抉“拳经”之旨,集“心意遗技”,于用法多有发明,皆补前人之所未及,学艺君子俯而相就,果得其解,世上拳技则更不泌深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3.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千年历史的一棵奇葩,其拳理知识融懦、道、释、医众家学说于一体而构成了其在拳理上的博大精深;其运动形式上的一拳一腿集健身、防身、观赏于一体的多种功能更为世人所赞叹,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94.
995.
十六、拗步横擂 我右前式对敌,敌右前式站立出左拳直击我头部,我用右拳向上迎架,同时左脚前上步,左拳变掌向前推击对方胸部。对方右脚后退步躲我推掌,并用左掌向下磕挂我左掌,我  相似文献   
996.
宋温暖 《精武》2005,(12):24-24
宋国宾先生,生于1882年,卒于1960年,享年78岁,河南省周口市德化街人。其父精于金银打造技术,开了两个银匠炉,在当时社会中也称得上富裕家庭。“穷文富武”,在那荒乱之年,为了防身健体,老人都支持孩子们习文练武。先生自幼嗜武如命,1894年,十二岁的宋国宾由父母送至万胜镖局,拜总镖头杨少同先生为师学习少林派拳械、十趟弹腿等。在镖局期间,他又得到各门各派高手指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7.
马渝 《四川体育科学》2002,(4):88-88,91
本丈运用丈献资料和实验法研究设计成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案。成功理念的形成对教与学是非常必要的,创设成功环境,不断发现和探索快乐;对学生实行分类推进,满足各种成功需求;教师善于巧设疑问,诱发学生成功欲望;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实践,强化学生成功的体验。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凌彦  谢永广 《武当》2004,(9):34-35
拳学对力量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拳术是一项激烈对抗运动,其技术动作没有力量作保证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武术界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但武术界所说的力,是指经过武术训练所培养出来的,协调的,整体的力量,也叫功力,而不是笨拙的蛮力。武术界把未经训练前的力量叫本力。  相似文献   
999.
运动后MHC各同功型的基因表达可能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形式以及肌纤维在运动参与工作的情况有关.有可能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运动负荷越大,参与工作程度越大的肌纤维,运动后恢复期基因的超量表达就越明显.在针刺的作用下,运动后不同同功型MHC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是:MHC-IIb 基因表达下降,MHC-IIx 基因表达增加,MHC-IIa 基因表达增加,MHC-I 基因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胡振国 《武当》2006,(4):25-27
拳言有云:“板凳勇猛势无比,兵器丛中敢称雄,软硬家伙均不惧,就怕遭遇湿布龙。”所谓湿布龙,乃浸水之湿布带也。因其能紧紧缠住凳身,使其威力不能施展而得名。尽管如此,但仓促之间又何能快速寻觅湿布带以求破凳之法也。故此,板凳仍不失为一种防身之良器。如运用得法,一凳在手,往往数十人休想近身,常可化险为夷,故习武者不可不知,也不可不习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