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747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632篇
综合类   112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9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小起的盖茨比》中 ,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 ,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132.
瑞雪     
本文描绘了美妙的雪景,写出了作者对于雪的深切的体味,感受独特。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以拟人手法写雪,赋予了雪以人性和灵性。其语言流畅优美,情思飞扬,文采斐然,富有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3.
《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是一首6行两句的儿歌,前一句话用形象的拟人手法,写出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画卷,后一句话用比拟手法写出了祖国是小朋友的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全诗节奏明快,结构整齐,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对刚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诗的最后一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寓意较深,学生凭借现有的生活体验,很难体味透彻。因此,学习本文,应该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扫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障碍,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  相似文献   
134.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 1938-)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她重视文学传统,主张艺术应该反映和描绘社会生活。她的作品对美国现代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不仅反映美国各阶层人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物质贫困过渡到精神空虚的过程,而且表现出对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四个夏天》是她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者继承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也是故事主人公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我”西西女孩从幼年、童年、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进而揭示出身于工人家庭的“我”一生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135.
鲍元恺的交响曲是中国交响乐在近现代发展中的延续。作曲家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挖掘民族化元素,并兼容并蓄地借鉴和吸收西洋音乐创作技法,融会贯通地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创作了一首又一首主题突出、风格鲜明,集民族化、戏剧化、交响化于一身的交响曲,为中国交响乐在现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6.
李媛莉 《现代语文》2006,(10):82-83
在语篇中,如果对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就产生了照应关系.因此,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也就是说,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7.
作为抒情小说家的萧红,同样以真情创作散文,演绎人生,每一篇散文,都是其人生轨迹的记录,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至真至纯的友情,有苦多乐少的爱情,有深沉挚烈的思家爱国之情,通过情感世界显示自己的人格精神,创造了情景交隔、意境优美的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38.
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横向联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题看,上面10篇文章的表达手法是一样的,就是围绕话题将文中的内容“一种一种”地依次进行说明。那么反过来看,这“一种一种”的内容就是作者围绕话题“找”来的。  相似文献   
139.
快要上自习课了,我从操场上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走进了教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发现前面的桌子上有一张小小的单子。呀!这会不会是什么秘密?好奇心驱使我把单子拿过来看看,我边想边伸出手来。这时,我往前面看了一眼,咦!前面的桌子上都有,怎么就我们后面两排的同学没发到?头往上一抬,一行白色的粉笔字映入我的眼帘:没发到单子的同学可以不写  相似文献   
14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在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吐故纳新的发展时期,将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从教育理念、工作原则、工作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力创新,不仅对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效率有帮助,而且对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思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