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297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10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991.
本文从对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的简介入手,设计大赛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影响的研究方案,从而提出构建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赛教互促"模式。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教师职业认同内涵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关键因素的解析,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需以专业教育为抓手,着力于形成他们正确的职业认知、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发展扎实的职业技能、获取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发放方式试图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数据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低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过对生源地、性别、专业、年级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性别和专业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倦怠方面,性别与专业属性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4.
张彬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194-194
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各大高校中已愈发普遍,同时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呈现出了复杂化、巨大化的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探讨不同压力对于学习倦怠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中,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成就感低、对未来担忧、环境适应问题5大压力源对于学习倦怠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得出结论后,对于降低该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的压力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高三复习战线长,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感,我们把"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运用到讲评课中,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讲评课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和共同完成的"三个环节",阐述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试卷讲评课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96.
为了了解瑶、汉族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笔者以改编的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53名瑶族中学英语教师和52名汉族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瑶、汉族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都属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畴;除情绪耗竭维度外,瑶族男中学英语教师在其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汉族男中学英语教师;而瑶族女中学英语教师,除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外,在其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却都显著高于汉族女中学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997.
学习倦怠现象在大学生当中越来越普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方面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民办高校的日益兴起,民办大学生越来越多,本研究对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研究综述,找出其原因,并发现相应对策,能够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8.
课改,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实践十年有余了,正在进入深化阶段。宛如在应试教育的惊涛骇浪中乘风远航的一叶扁舟,进入深水区。各种制约与阻抗因素若隐若现,依然悬念不断,危机重重。对于最早参加课改的国家级实验区,如何在常态化的转型中保持自我、避免倦怠、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是摆在每一个改革者面前不容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999.
《教育》2014,(35)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曾劝学晋平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非学无以广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选取武汉市高职院校2个年级的大学生共233人,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为研究的主要工具,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较普遍,具体体现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低落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得分最低;对学习倦怠各个维度的分析发现,在行为维度上,高职大学生存在显著的专业和年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