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闲暇时,总是喜欢一个人来到茶馆,偷偷闲,和棋迷们下上几盘棋。虽然自己是职业棋手,但是每每在众多棋友"出谋划策"的棋局中,总能找到久违的激动。由于棋力相差较多,每次来到茶馆,棋迷们总要求让我盲棋一对三,这真的是给我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过我也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22.
王登旭 《现代语文》2014,(11):91-92
一、时尚化课堂的背景及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的日常行为越来越追求时尚。流行时尚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热剧、流行歌曲、韩剧、网络流行语已经走进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生活也不例外,时尚文化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校园:(一)时尚文化开始进入各类教材。经典影片《辛德勒名单》被编入苏教版必修四教材,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也出现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梳理探究。  相似文献   
23.
李金良 《云南教育》2014,(19):43-43
怎么做人?如何为官?要把群众放在哪里?近日,阅读习近平同志的《之江新语》,深受教育、颇有启发,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最真切的体会是:做一名好干部,心中要有群众,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24.
对2013年出现的新词新语进行分析,探讨新词新语的产生方式及传播特色,以及我们应怎样看待新词新语对当今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微博,是用户即时传播、分享信息的网上平台.微博发展迅速,微博用语新颖、别致,其中出现的新词新语有多种不同的构成方式,有附加词缀类,谐音类,方言推广类,概括事件类等等.本文列举不同类型的微博新词新语,并与英语新词的构成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的构成方式有加词缀、谐音、双关、缩略、仿拟、借代等六种.通过归类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微博中的语言现象,进而指导语言学研究与规范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26.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表现在词汇上,就是新词新语的不断产生以及旧词语的逐渐消亡。本文主要讨论了近来产生的网络新词的一些情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何为新词新语;讨论新词新语的意义;现阶段网络新词产生的背景、分类及其特征;网络新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语言也在不断丰富,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因此对于新词新语的研究能够使大家感受到英语丰富的表现能力,了解英美文化。本文主要阐述英语新词新语的来源以及他们在饮食文化习惯和词语的功能转化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8.
根据粉丝类词语的构成特征及其主要功能,在总体上把该类词语分为常用类和次常用类;从语料分析中得出该类词语的随意性、谐音相关性、物化性等显性特征。  相似文献   
29.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能对语言产生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日本的“若者言葉”(青年新语)给日语言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我们的共同课题.笔者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新语”到“流行语”,再“若者言葉”的研究过程,对“若者言葉”在日语中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若者言葉”产生的原因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它的种类.  相似文献   
30.
在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董仲舒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陆贾的应有地位,陆贾实则是汉代尝试建构儒学形而上宇宙论支持系统的第一人,也是汉代尝试以儒学统一思想(独尊儒术)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汉代促使儒学与王权政治磨合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因此,其书《新语》实则是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