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隆升 《教学月刊》2002,(12):50-53
语学科的人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自语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与认真思考。许多语教育专家纷纷撰阐述对语的人教育的看法,有人甚至把人精神教育视为“新语教育”的本体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人教育这一问题则似乎还未寻找到一个较理想的答案。  相似文献   
9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探究新词新语尤其是网络酷语反映的文化特征,掌握新词新语变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3.
2011年2月25日,人民网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为“赌徒打民警电话求救,暗语‘你懂的’助其获救”。讲的是一赌徒欠下了高利贷,被债主拘禁,他情急之下拨通一民警电话。为避免引起债主的怀疑。他和该民警说话时万般小心,一句“你懂的”让该民警刹那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助其获救。  相似文献   
94.
庞丽 《良师》2011,(6):59-59
1.这位同学,你的灵魂现在比大西洋还遥远。 2.有些登峰造极的同学现在把彗星还写成慧星。真是充满智慧的扫把星。  相似文献   
95.
传统的中国学者治学必须先辨名实。至明清两代,西学或直接或间接经过日本输入中国,西语和日源汉字新词在中国植入和使用,使得以翻译、借词为主要表现的译学产生,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增量工作。冯天瑜教授著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从传统的训诂考据和明清以来的译学为入手之处,高度融合思想史、社会史、学术史、政治史和逻辑学,构建出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语义学"。  相似文献   
96.
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如今的报纸上、电视里、网络中.一些新“人”如“潮人”“达人”“牛人”等纷至沓来,弄得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97.
新词新语记录了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构成新词新语的音节形式和构词成分多种多样,外来词和方言词大量涌现。它们准确地反映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情绪、心态及文化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的参与和开放心理、叛逆和娱乐心理、求新求变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8.
主要讨论了汉语新词新语英译的现状(2001-2010),并指出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词新语翻译策略,以期对新词新语的有效使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9.
魏晋名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放任、怪诞的行为,究其源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以<世说新语>为例对魏晋名士的傲诞行为与性格加以分析,并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家教背景几个方面追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的新词新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用语当中。如何准确译出这些新词新语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用生态翻译学的多维转换翻译方法主要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新词新词新语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