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670篇
科学研究   87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51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5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闻作品能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就是新闻对受众的美之所在。 新闻不仅改造客观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并以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2.
文字的魅力是撼人的。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当我们通过文字这种抽象符号,把身边的人、事、物形象地印刻在脑海,并产生烦恼困惑抑或欢喜振奋时,文明与我们同在。新闻作品是驾驭文字和社会最真实的载体。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代表着中美两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囊括最优秀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3.
一篇好的通讯除叙事写情外,还必须有一些精彩的细节。特别是在人物通讯中,如果你能深入采访,细细挖掘,精雕细琢,将细节运用得好、处理得好,犹如给强健的人体骨骼增加了血肉,其作品将大大增加感染力和不尽的魅力,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具体形象的细节有助于你笔下的形象活灵再现。  相似文献   
104.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形式结构。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思维细胞,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结构,来认识世界,表达思想,证明真理。形象思维以意象为基本形式,通过想像来描述形象,把头脑中的意象外化为可感的别人能接受理解的具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显示真理。  相似文献   
105.
新技术条件下读者服务工作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界各国走上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读者服务工作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6.
在第二十四届黑龙江报纸奖评选中,许多通讯作品都堪称佳作,它们不仅生动地记录了火热的生活,同时也记录了媒介自身的立场、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7.
吴纪椿 《新闻记者》2005,(11):53-53
30年来,我写过近千万的文字,除了案头留有几本沉灰的书籍(这也是零星的一部分)外,我未保存过一篇作品。然而在文汇的网络中心,我仍然可以点击出发表于1975年12月27日文汇报的那篇9000字的长篇通讯《踏破惊涛谱壮歌》。这大概是我的新闻处女作。当年作为一个知青代表去采写安徽阜阳抗洪救灾牺牲的一名上海知青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108.
新闻的题材,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能不能抓到新鲜、独特、让读者称奇的新闻题材.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的综合素质.也是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能否增加报纸亮点、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9.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0.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5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