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家庭是社会的因子,婚姻是社会的缩影。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折射出社会思想理念的变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而离婚问题是婚姻法律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离婚自由及其限制是离婚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以自由、尊重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纵观中国离婚制度的发展进程,通过文献研究、社会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当代我国的婚姻社会现状,系统分析了离婚自由与限制在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我国现行婚姻法制度对我国离婚制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离婚制度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62.
笔者以2004年5月份北京市发生的“奥拓撞人案”为例,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采用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了论述,支持了这一归责原则的采用,并从落实机动车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角度对相关保障体系进行了补充介绍。  相似文献   
63.
64.
根据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该为过错责任原则和一定条件下的过错推定原则.其中过错推定原则在处理著作权侵权赔偿纠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当注意不要将本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特别是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情形,错误地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更不能盲目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混淆严肃执法与理论探讨的界限,或者片面理解过错责任原则,轻纵著作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归责原则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一些西方国家侵权行为法所采纳的归责原则,阐述了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归责体系的确立是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新的经济关系不断产生的结果,也体现了侵权行为法在其功能上重点强调的是对权利的保障而不仅仅是对权利的确认。  相似文献   
66.
试论学校事故处理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峥 《培训与研究》2004,21(3):51-53
处理学校事故一般应使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应当使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公平责任原则。但不能滥用、泛化。  相似文献   
67.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自由离婚主义价值取向下的一种救济手段,具有填补受害人损失,抚慰受害人精神、惩罚过错方行的功能。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的要件与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相同。章对赔偿责任主体、赔偿请求权的使用、赔偿金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68.
《婚姻法》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仅限于无过错配偶,其民事责任的构成须同时具备有法定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有主观过错四个要件。如何确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不仅关系到如何运用这一法定权利,而且关系到损害赔偿的结果。针对目前学界的观点,本文就离婚损害赔偿的这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9.
有限合伙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增加了有限合伙企业制度,必然会大力促进我国合伙制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有限合伙制度的发展,会出现立法上的缺失之处,笔者从国内外有限合伙企业制度的渊源趋势性发展入手进行分析,对我国有限合伙企业制度关于其出资、利润分配、破产清算顺序、组织形式的转化等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关系,分析得出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的结论。进而,还分析了受害人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能否成为铁路交通事故中铁路方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