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建炜 《精武》2009,(7):73-74
“祁奚”何许人也?他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重臣,官拜中军尉,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祁奚请求告老还乡,晋悼公问他谁来替他,他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后来不久解狐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祁午也可以胜任。”于是,晋悼公就派遣祁午(祁奚之子)做了中军尉,没过多久,祁奚的好朋友羊舌职也去世了,晋悼公又一次让祁奚推荐继任人选,这一次祁奚推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晋悼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你既举荐你的仇人,又举荐与你关系密切的人呢?”  相似文献   
72.
在介绍赵氏家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家族在春秋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主要依靠卿大夫家族。卿大夫从国君那里领得一块世袭的封地。他们就相当于这片封地上的君主。家族内豢养大批家臣为他们管理家政,家臣只对他们负责.他们在封地内发展自己的经济并组织自家的军事武装。每年只需给国君出一部分收入。这样的组织模式有些类似现代的家族式企业。  相似文献   
73.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其掌故,颇为有趣.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晋国有利(因郑国与晋国毗邻),对秦国反而有害.劝说秦国留下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让郑国作为东道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一旦资粮缺乏,郑国就能及时供给——秦国国君顿时省悟,遂听从了烛之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74.
大中祥符年间,皇宫失火。当时,晋国公丁谓负责重建被烧毁的皇宫建筑,这项工程最大的困难是取土路途遥远。丁谓就命令工匠凿开靠近皇宫的大街挖土。没过几日.大街就都成了巨大的深沟。  相似文献   
75.
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对仇由国君受智伯大钟而亡国的记载颇丰,仇由国君因此也被作为贪图享逸的典型而备受责难。然而从仇由国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则会发现其受钟有一定的合理性。春秋中晚期,戎狄族与华夏族经过数百年的相互交流,礼乐器乃国之重宝的观念已固化在戎狄统治者的头脑中。而仇由国深居晋东山地,境内战争相对较少,国家安定,人民乐业。兼之晋国实行戎索和和戎政策有年,仇由国君对晋文化颇为向往。而宫廷向来是社会时尚的引领者,在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乐文化鼎盛时期,仇犹国君亦不能例外。且乐器大钟在当时是实用器,实际价值颇高。故而,迎取一套大钟不仅可以满足仇由国君引领时尚和巩固权威的心理,而且可以获得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相似文献   
76.
安雯 《兰台世界》2014,(6):38-39
韩厥身处乱世,却拥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各种远见卓识,为晋国的稳定和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乱世中一位难得的政治奇才。本文,我们即对韩厥对晋国的贡献及政治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7.
文章论述了春秋后期,淮河流域吴、楚、晋三国相互角逐局面的形成经过及其经济背景;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徐淮夷在这一历史时期与吴国的关系所呈现出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78.
典故三则     
不寒而栗【原典】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释义延伸】西汉武帝时,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任县令,又升为长安县县令。他在任职期间,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  相似文献   
79.
典故三则     
打草惊蛇【原典】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日:"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释义延伸】南唐时,王鲁任当涂县县令。此人在搜刮钱财上很下功夫。一天,正赶上县里的一些老百姓联名向他投诉县里的主簿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王鲁接到案子,把状子从头到尾草草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  相似文献   
80.
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古代中国士人崇尚隐逸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隐士文化。中国古代山水诗与隐士文化有着天然联系。以“二谢”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古代士人隐逸审美心态发展、渐变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士人在山水审美中脱离世俗尘嚣,走到与道相冥合的人生境界,既完成了对“道”的维持与操守,又保证了自己的生存意义与人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