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5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并非是与某一门学科结合。在本真教育的理念下,打破学科壁垒,各学科在统一主题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师生来说这是双方平等的交流与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92.
教材简解这是一节看图会意识字课,课文配有五幅形象的文字图画,通过形象的图画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在学生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看图会意识字,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2.采用编字谜等方式学习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93.
本真德育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天性,培养德性,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然无形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自省、良好习惯和优雅气质。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以“创新激情德育,点亮激情人生,专注立德树人、追求本真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抓手,追求一种像空气一样真实、自然地本真德育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94.
语文教育要回归人文的本义,让作者回归人性本真,让师生回归人性本真。语文教师要认清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把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95.
语文公开课,教科研领导要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要负责任地对授课者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理性之真、厚重之美、智慧之妙.  相似文献   
96.
本真教育注重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科学规划,以理论为引领,致力于对学校教育本真的追寻,并在整体架构中逐步完善实践路径。本真教育凸显了文化特色,着力于师生发展,以适切的教育评价提升成效。  相似文献   
97.
人工智能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意义危机。它使人失去工具意义,成为“无用阶层”;人一旦失去操劳,也就失去了意义产生的大地;更为可怕的是,人极有可能被“神人”设计,成为“圈养”的存在。人的生存面临意义危机时,唯有回归自我才能救己,在自我成长中构建价值,由“为他的”向“为我的”价值向度转向,实现人本真的价值,这需要依靠教育来达成。智能时代教育目的要转向使人成为他自己,实现人劳作的艺术化,以使人在智能时代活得更有意义、自由和尊严。同时,人工智能为教育目的的转向提供技术支撑,它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实现了“为我的”学习,建构“属我的”知识,这些都使智能时代必需的自我矗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98.
董丁香 《成才之路》2014,(33):103-103
经历了课程改革的多轮转型,当下的语文课堂在转变了传统的陋习之下,却也多出了很多不属于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不良现象,提倡"真语文",就必须要能够洗净语文课堂中的污垢,让语文课堂彰显"真淳"本性。  相似文献   
99.
线教平 《教育》2014,(30):6
从老生常谈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如今不少人反其道行之,倡导“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起点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既然是“零起点”何必执拗于“起跑线”在哪儿?输赢之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其实,教育的本质是在育人,要让儿童满怀对世界的好奇,轻松快乐地出发,首先要引导包括家长、教师及学校在内的全社会从倡导“智育中心”转向关注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佘蜀强 《师道》2014,(9):18-20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延,对话,渐趋彻响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巴赫金曾言:"思想只有同他人别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发展、寻找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对话,关乎语文本真,关乎言语培植,关乎生命勃发。下面,凭依管窥之见,就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命题,略具浅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