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41.
42.
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开发、编辑、出版。该书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为线索,着重研  相似文献   
43.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无色黏稠液体,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一般市售的是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家庭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3%-5%。  相似文献   
44.
新疆北部地区筑坝土料分散性黏土通过各种试验方法综合评价后,才能得出正确的判定,即使判定是分散性黏土,也可通过掺入1%的石灰溶液及掺入<20mm砂砾石来改变分散性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在保证渗透系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土的干密度、抗剪强度,达到筑坝土料的稳定性能,提高土的抗冲刷能力,为坝体的稳定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45.
正墨水最早由煤烟和水制作而成,黑得像墨。开始时墨水只有黑色,没有蓝色或其他颜色。现在人们为了让字迹长久保存,都用蓝黑墨水。你知道蓝黑墨水是怎么发明的吗?两千多年前,学者和商人用墨水写字、记账,这种墨水容易沉淀,用之前都得摇晃墨水瓶,写字很不方便,字迹也不清楚。后来人们在墨水里掺入胶水,墨水因此变稠,煤烟便不易析出。一百多年前,化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46.
盐类水解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盐类水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数目的判断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有三个守恒,但具体这些守恒是怎样来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哪一个守恒,更是不知所以,在此对盐类水解中的三个守恒的推导及应用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弄懂这一知识点有所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采用拉脱法测量了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幅由大变小.分别建立了分子质点模型、胶团模型和键合作用模型:将液体分子视作质点,从表面分子受力和表面能角度论证了分子质点密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系数增大的机理;从乙醇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角度,结合表面活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结构的两亲性使其在溶液表面富集及在溶液内部自聚成胶团的过程,阐述了该过程使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的机理;考虑到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水合作用,溶液中形成的不同团簇中氢键作用力不同,氢键作用的减弱导致了溶液表面张力系数变小.研究证明,3种理论模型的作用同时存在于乙醇水溶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48.
铜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并没有专门讨论,而是分散在从初中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学习.而在高考试题中却成为了高考热点内容.本文旨在探究其性质.一、铜的性质及冶炼1.铜元素的性质铜元素的氧化态有+Ⅰ、+Ⅱ两种,这是由于铜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的缘故.Cu+不稳定,这可以从该离子的大小Cu2+、  相似文献   
49.
《陕西档案》2012,(4):60-60
1.在清水中加入少量柔顺剂(比例大约为1:500)。把毛巾放入稀释后的柔顺剂水溶液中,浸泡3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50.
黄洪国 《考试周刊》2012,(3):135-136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际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能发生反应的离子在溶液中是不能大量共存的。根据溶液特征判断溶液中离子组成是高中化学常考题型之一,是离子反应重要的考查方式,不同题意方法有多种。下面就判断溶液离子组成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从中体会解题的一般思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