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集邮博览》2011,(10):33
1911年10月10日,一个改变近代中国历史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始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结束了长达几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22.
笔者对于“洋务运动破产终结的标志是甲午海战惨败”这一教材定论一直存有疑惑,半年来,通过广泛查阅,认为洋务非但未因战败而“彻底”破产,相反在总结教训、饱受刺激的同时,运动呈深化、扩大的趋势。获得全面、广泛的发展。其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终结。  相似文献   
23.
清同治元年以后,因时局变化和对太平军作战形势所迫,清王朝中央政府决心采用“借师助剿”的手段,公开联合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军。当时列强之一的沙俄不仅向清军输送武器、禁止俄商船只接济太平军,还直接派军舰到上海参与镇压行动。本组史料反映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政策的变化以及沙俄等西方列强以“助剿”为名,行侵华之实的罪恶行径。现刊布的此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筹办夷务始末清本等全宗档案,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一书所未载。  相似文献   
24.
戳中忆聂耳     
崎松 《集邮博览》2012,(1):68-69
我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是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诞生的。1911年农历九月九日,昆明发生“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聂耳于辛亥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公历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门牌“成春堂”小药铺的楼上。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和母亲彭寂宽(傣族)是玉溪县(现玉溪市红塔区)的中医师,他们因在老家县城北门街3号的行医生活艰难,所以就到昆明市甬道街租了一间小铺子悬壶行医。聂耳便在此出生。2012年2月15日,是聂耳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25.
清王朝覆灭以后,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在中国普通民众中依然还有浓厚的帝王情节,中国实行帝制的土壤依然存在.溥仪在紫禁城依然称孤道寡,一大帮遗老遗少也对帝制颇为怀念,徐州军阀张勋的军队就还留着长辫.民国对清廷的优待也使得帝制活动有那么一些空间,而袁世凯重用前清遗老也使得一些人认为复辟的机会还在.不过袁世凯要建立的帝制,却并不是清乇朝的统治,而是袁家王朝,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合理,为此,袁世凯颇费心机.  相似文献   
26.
开始只是人数极少、原本很难成气候的革命党,最后竟能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几千年帝制,确实出人意外。这种天翻地覆之变有许多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其中还有一点或许不那么深刻、但也不能不注意的原因,就是清政府实际上是制造了革命党。  相似文献   
27.
在鸦片战争前 ,清王朝并不存在“弛禁派”和“严禁派”。所谓“弛禁”、“严禁”只不过是禁烟过程中措施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从鸦片战争前的道光皇帝、琦善、穆彰阿的言行上看 ,他们并不主张弛烟 ;而当时修史的魏源、梁廷楠也对此毫无述及。清王朝中并不存在“弛禁派”  相似文献   
28.
马承五 《寻根》2001,(4):45-47
中国年号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始建,到宣统三年(1911年)因清王朝的崩溃而终止,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程。年号,也成为了帝王纪年及历代史用以编年记史载事的体例和范型,形成了中国封建政治、化的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29.
清初,统治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医治战争创伤.正常的经济生产秩序、赋税征收体制被战争破坏,南方的战事依然在进行.增加收入、保证军需供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清初统治者虽标榜减轻赋税,实际上却不得不以种种加派筹措巨额钱粮,以维持新政权的正常运行和供给军需,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30.
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醒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