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7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赵成稿 《乒乓世界》2005,(4):i016-i016
中国的球迷或许还对2002年8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VS世界”明星对抗赛记忆犹新吧!今年2月17-18日,韩国乒协也组织了一场名为“韩国VS世界”的对抗赛,王皓、施拉格、波尔、格林卡应邀前往,接受柳承敏、吴尚垠、朱世赫、崔贤珍的挑战。  相似文献   
82.
《乒乓世界》2007,(8):96-97
如前所述,步法可分为主动步法与被动步法。被动步法是指在一个回合中处于被动时击球所采用的步法。比赛中,选手在被动的情况下,无法高质量回球,只能通过暂时过渡球的维持,以求寻机达到攻防转换的目的,此时所能采用的步法多是配合手法节奏的步法。  相似文献   
83.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90-91
正手逆旋转发球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的一种发球,此发球分两种,一种主要依托腕部发力,靠制造不同性质的强烈旋转伺机抢攻;一种以小臂和腰部发力为主,球的旋转不是很强,但球性平稳,很容易控制落点。图中王皓使用的是第二种。图 A1-A5王皓在反手位发逆旋转球至对方中路偏正手,弧线低平,勉强出台,对方难以发力,只得将球挂起来。大球时代反拉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反攻,它已经糅入到前三板进攻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84.
林强 《乒乓世界》2006,(4):61-61
2006年3月4日到5日.第19届亚洲杯在日本神户市立中央体育馆开拍.中国队在教练肖战和乔红的率领下派出了王皓、陈王己、王楠和李楠4位选手参赛。实力不俗的韩国队只派出了4名年轻选手,中国香港队以帖雅娜、林菱、李静和高礼泽主力阵容出阵,东道主日本队则倾巢出动,共有包括福原爱、吉田海伟在内的6名男女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85.
《乒乓世界》2006,(6):30-31
《乒乓世界》:跟大家说说你的这次比赛吧?王皓:说啥呀?比赛啊?嘿嘿,打得不错。《乒乓世界》:只是打得不错?太谦虚了吧?王皓:确切地讲,应该是比我自己赛前的预期好很多,这跟封闭训练有直接关系。自己在封闭训练中的状态,包括保持状态都非常不错。这次世乒赛,虽然小组赛我打得不多,只有三场,对手除了荷兰的凯恩以外都一般,也只是找找感觉  相似文献   
86.
男团决赛:王励勤 VS 柳承敏质量是硬道理首场比赛是王皓对吴尚垠,王皓的准备确实充分,而吴尚垠有点紧张,发挥受到了限制,很快就0比3告负。此时,第二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它将决定两个队是进入相持不下,还是进入一边倒的局势。从技术上说,王励勤和柳承敏是两种打法,一横一直,但他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以击球的力量作为击球质量最重要的构成因素。现代乒乓球,尤其球变大以后,谁的杀伤力更  相似文献   
87.
周到 《乒乓世界》2006,(6):60-61
"你没看我蹦极呢,脸更绿!"——王皓"我现在已经很成功了,不要再成功了!你让我下去吧!"——陈晴"就让我丢一回人吧,让我下来好不好?"——柳洋"教练你别上来,你上来把这个踩塌了怎么办?"——白杨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乒乓球队的拓展训练课上……  相似文献   
88.
雅典前奏     
4月9日上午10时许,北京市海淀体育馆。刘国梁坐在赛场的这一头,场内是王皓与卡塔尔选手的对阵,金择洙坐在赛场的那一头,关注着朱世赫与马尔代夫选手的交手,两场比赛所用的1号台和3号台恰好分处两端,“新奥特杯”雅典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就这样在中韩两位少帅的对望中铺开。他们曾多次这么对望过,但那从来都是在台前,是面对面的兵戈相向,而这一次,却是在挡板之后,是不露声色的运筹惟幄。  相似文献   
89.
先要向陈纪致个歉,本来他非常有希望成为《乒乓世界》奉期的封面人物,而且我们在三四月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采访和拍摄的。  相似文献   
90.
马宏观 《乒乓世界》2004,(4):i010-i010
第47届世乒赛团体赛降下帷幕,中国男、女队在夺冠历程上有惊无险,携手蝉联团体冠军。回首世乒赛一周的点点滴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的瞬间,为了更直观地回顾本届团体赛,我们搬来奥斯卡的“壳”,以颁奖的形式给多哈世乒赛团体赛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